返回

【第658章】乐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58章】乐活 (第2/3页)

来的一笔遗产,还有父亲的遗嘱。遗嘱上写到:等他死后,把他的所有财产折变成现金,通过一定的手续寄到国内岸江小胡村,由他的妻子杨老太继承。如妻子不在人世了,就由他最亲的直系亲属继承,其他人不得继承。这一涉外遗产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顺利地找到了老杨的故乡,并把遗产的存折亲手交给了杨老太的儿子杨旭生。

    就是这笔意想不到的遗产,在平静的小胡村乃至全岸江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当杨旭生收到这笔汇款后,起初他真是悲喜交加。喜得是与父亲失散五十多年来,终于知道了父亲的下落。父亲没有死于非命而是平安度过了他的晚年,死后还能想着老家给家人留下一笔遗产。悲得是父亲也太狠心,五十多年来就没和家人联系,让他们母子饱受了离别之苦。但毕竟他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顷刻间把对父亲的怨恨变成了对父亲的感激。悲叹过后他还是高兴的不知说什么好。

    但遗嘱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由他的妻子杨老太继承。”也就是只有他母亲才是合法的继承人。可母亲一直生活在姐姐家,怎样通过母亲才能享受到这笔遗产?

    后在“明白人”的指点下,他才矛塞顿开。他赶紧把老母亲从姐姐家接回到小胡村自己的家中,这样他就掌握了遗产继承的主动权。

    可是。纸总是不会包住火的!

    何况这是个的50多年没有音信,有了音信并带来两万美元遗产的爆炸新闻!

    就在杨旭生接回老母到家不到一刻钟,他姐姐杨旭霞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小胡村的娘家。姐弟俩人的吵闹声惊动了四邻百姓,他们纷纷跑来看热闹。起初杨旭霞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杨旭生看在她侍候老母亲28年的份上。能在遗产中分给她一小部分,作为她继续侍候老母亲的资金来源。可当时杨旭生早已被2万美元的巨款冲昏了头脑,当即回绝了姐姐。杨旭霞在自己的要求被完全拒绝后,一气之下当天就跑到了岸江人民法院状告了弟弟杨旭生,并请求法院冻结遗产。法院受理后深感这个涉外遗产案子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纠纷案,很快起动了一定的法律程序,迅速冻结这笔遗产资金。被告杨旭生拿在手的仅仅是一张“空白”的汇款单。

    法院感到案情重大,直接报告到会和法委。领导马上给予批示:调查清楚,慎重处理!

    法院立刻组织了专案调查小组。进入当事人的村和家庭进行了周密详细的调查取证。调查结果显示:小胡村杨老太确系遗嘱人杨某的妻子,时年80岁,是原告、被告的生母。其丈夫杨某早在50年前与他人结伙到海外谋生,一直音信皆无,杨老太只身抚养一对儿女长大chéng rén。现户口所在地是小胡村。杨老太在28年前因高血压引起中风偏痪,常年卧床不起,基本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原告杨旭霞当时考虑到被告杨旭生没有结婚,不方便料理老人。主动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侍候,并一直坚持到现在。被告杨旭生结婚后也曾把杨老太家中照顾。但每年不超过三次,每次不超过五天,但每年为老人提供粮食二百多斤。

    事实上杨老太近三十年来基本上定居在原告杨旭霞家中,老人的生活费、医药费几乎全部由原告杨旭霞负担。针对调查结果,法院对案情进行了广泛探讨,通过合议决定对双方进行调解:

    一、杨老太是遗嘱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遗嘱中的全部财产已折合现金2万美元理应由杨老太依法继承,其他人无权继承。

    二、鉴于杨老太目前已完全丧失了对遗产的处理能力和行为能力,失去了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遗产应由原告、被告双方代行管理,但不得违背遗嘱jīng神和继承人的意志。双方各代管遗产50%,即每人1万美元。

    三、从文书下达之rì起,杨老太由原告、被告双方轮流接回家中赡养,一方一月,从被告方开始。

    四、杨老太今后的一切生活费、医疗费及所有开支包括以后的丧葬费均由双方平均分摊。双方如无异议,本调解书从某年某月某rì执行。

    法院调解书公布后,本以为双方都能接受,没想到双方同是时提出反对。

    被告辩解称:第一顺序继承人杨老太的户籍所在地在被告方,即,在小胡村。第一顺序继承人与被告是一个家庭整体,被告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杨老太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杨老太合法的遗产理应全部由被告代行管理。并同意从此负担杨老太的一切费用,为老人养老送终。

    被告当时还表明态度:鉴于原告多年来在赡养老人即第一顺序继承人方面,付出了一定的劳动,负担了部分生活医药费用。被告同意将遗产中的20%。折合4000美元交给原告代行管理,并且在不违背继承人意志的前提下,可作为原告的经济补偿。

    原告辩解称:第一顺序继承人杨老太中风瘫痪后,已经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自某年某月某rì一直在原告家居住。长达28年之久。期间杨老太的所有生活、医药费的开支几乎全部由原告承担。原告是实际意义上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杨老太的监护人。也理应成为全部遗产的实际代管人。原告将继续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负担一切费用,直至为老人养老送终,被告可以拥有探视老人的权力。原告也同时相信。法理的jīng神应该充分体现社会公德、公平正义,维护实际。

    原告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鉴于与原告是一nǎi同胞的亲姐弟关系,原告在不违背继承人意志的前提下,原意将遗产中的20%即4000美元交于被告代管。

    双方在辩解中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都说明了替第一顺序继承人杨老太代管遗产的正当理由。调解无效,双方进入到判决程序。

    这件本身就具备轰动效应的涉外遗产纠纷案,在调解失败后更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成为全不公开而公开审理的案件。司法机关也面临着严峻的社会舆论的挑战。

    杨旭生从法院回家后情绪很坏,越想越觉得窝囊:本来已经到口的馅饼,不曾想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给搅混了,况且还“咬”住不放。

    他认为姐姐太不识抬举。俗话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你一个出阁的人啦,还与家里的事搅和什么?他认为能让出4000美元给她作为经济补偿,就很给她面子了,没想到她还真的蹬着鼻子上脸。来了个狮子大开口。这时杨的妻子也觉得这事不大对头,她支持丈夫说:“就是要和她打官司!不行,一点也不给她!”

    “咱一没人缘、二没路子,这个官司怎么打呀”杨旭生犯愁道。

    杨妻一手掐腰一手指着杨旭生的鼻子骂道:“你娘怎么生你这么一个蠢货。你是猪脑子呀这么不开窍?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也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不行咱就找律师!”

    杨旭生有点不服气地回道:“你说得怪轻巧。怎么个请法,你懂呀,还是我懂呀!”

    杨妻的眼珠子转了几圈,火气也随之降了下来。她沉思了片刻小心对丈夫耳语道:“我有个远房的姪儿在省城读法律研究生,去问问他兴许有办法。”

    杨旭生经老婆一点化,眼前猛然一亮,他从胜算的渺茫中看到了一线署光。

    洪石匠背着一个大包袱匆匆走出站台,当即要了一辆出租车急急对司机道:“到柳条村!”

    第一次打官司就受挫的杨旭霞,就尝到了法律的“无情”。xìng格倔强的杨旭霞没有死心,执意要把这场官司坚决打下去,她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想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帮她一把。但儿女的态度却让她尝到了“当头一棒”。

    “你们上辈子的事我们不管!”她做梦也没想到这是儿女们对的回答。杨旭霞第一次陷入了孤独无援的困境。

    在苦苦思索中她忽然想起了丈夫:丈夫才是她真正的靠山,儿女们是指不住的。洪石匠收到妻子要打官司的信后,匆匆从千里之外的施工工地赶回了老家。

    杨旭霞从上午就一直等候在村头上,直到傍晚才把她的“主心骨”盼回来。见到丈夫杨旭霞像见到了救世主,一边哭一边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诉说洪石匠。

    “你走南闯北几十年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一定能有更好办法替我打赢这场官司。”她委秦地说。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丈夫这次回家来,竟是劝她放弃这项遗产继承的。

    洪石匠耐心地听完妻子的唠叨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劝妻子道:“旭霞,钱都是身外之物,多了也没用处,咱现在的rì子过的不挺好嘛。只要他能把咱老娘接回去侍候,也就了结了咱一件心事。”

    杨旭霞一听要丈夫主动放弃继承权就急了,擂着丈夫的后背骂道:“本以为你回来我就有了依靠。有了主心骨,没想到你却胳膊肘往外拐,倒做起我的工作来了。你这个人就是没出息,死要面子活受罪,遇到一点小坑就绕道。”

    她看看丈夫没反应又哭道:“你认为我是为了钱吗。我是为了挣口气。不能太便宜了他们。想想这些年他来看过咱娘几趟?侍候过几天?负担过多少钱?每年就是拿那点百儿八十斤的粮食,我稀罕嘛!为了这个老娘这些年我受了多少罪,挨过你多少打,看过孩子们的多少白眼。你知道吗?”杨旭霞说着说着竟趴在丈夫的肩头嚎啕大哭起来,好象要把这近三十年的痛苦、委秦和辛酸一咕脑地倒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