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淡淡相间 (第2/3页)
年轻、美丽,看不出一丝的孤寂与落寞!您把他们几十个学生,当成您自己的孩子,把除给予女儿之外的全部感情,都给了他们这群孩子!
那个暴雨突来的夏rì,秦唐沮丧地跑入雨中,在校门口被您拉住,不由分说,不容推让,您粗手粗脚**地给秦唐穿上您本来要送给女儿的雨衣。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就像您当初对秦唐的严厉,饱含了多少无言的爱!
走在雨中,一股暖意涌上心底。回过头,望着母女俩撑一把伞渐渐远去的背影,眼前仿佛是两朵火焰般的红莲,相携相依,迎面而立…
哦,,这样的夜,您在做些什么?是在灯下伏案疾,还是在凭窗凝视这广漠的天空?当秦唐再度与您相遇。真想问:啊。您还会罚您的学生“写10遍”吗?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来到了。看着家人都在纷纷忙碌着,秦唐其实自己心里也是十分地着急的。他并不是不想去帮忙,只是,他现在真的觉得时间很紧,很紧。真的,如果说,他就是搭上这么个一天两天的,也并不一定说,就一定会影响到了他的中考大计,可是。谁又敢说,现在抽出了他的两天三天的时间,就不会影响到他的中考呢?也就是多亏了父母的远见卓识,不然的话。怕是十个秦唐,也早就被大哥和二哥他们给牵出去帮着干活去了。
不过,从内心里来说,秦唐也确实觉得,现如今的麦收,跟他小时候的麦收,居然是大不一样了。麦收又是一年芒种到。成片的麦团在微风的吹拂下,翻着金sè的波浪。子粒饱满的麦穗像是在告示农人:收获的季节到了,你们要做好准备哟!
要在以前,麦收的准备真是特别充分的。
麦子刚刚乏黄。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称点咸鱼,买点青菜,好的还会割上几斤猪肉。不只是对自己多rì劳作的犒劳,更是为麦收时的昼夜辛苦养jīng蓄锐。麦收用的工具,钗,耙,扫帚,木锨,锋利的镰刀,捆扎麦棵用的草绳。铡刀,一样都不可少。该修的修,该磨的磨,该添置的添置,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若是工具用起来不顺手。之间少不了埋怨与责骂,更重要的是影响了麦收的进度。俗话说。“麦熟一晌”,“抢收抢种”,否则,就会误了墒情,那是种田人的大忌。
工具准备停当,还有一道工序是非有不可的,那就是拾掇打麦场,家家户户都不例外。找一块空闲地,松土,泼水,再铺上麦草,然后套上牲口,拉着碌碡在上面一圈圈碾压,反反复复直到压实。最后,将浮在上面的麦草扫静,几天便可开始它的使命了。
开镰喽!这才是麦收的真正开始!这时农人们都像是上了弦的发条,一刻不停地运转着。顶着星星下地,伴着月亮回家。劳力多的人家往往能分工协作:割麦的,扎捆的,装运的,看场的,干得还算从容。劳力少的家庭则顾了东,顾不了西,恨不得分身有术。凡人当然是没有孙悟空的本事,只有忙完地里忙场里,放下耙子拿扫帚,使自己没有一刻的空闲,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麦子上了场,人们也不敢有片刻的松懈,播种,脱粒,哪一样都不敢耽误。场里的活更是繁琐:先把一个个麦捆用铡刀铡一下,使麦穗和麦根分开,麦根被堆放在一边,麦穗便被摊开来晾晒,如果天公作美,两三天后便可脱粒。这时村里的几台拖拉机就成了人们争抢的对象。拖拉机后面连着铁磙子,在铺好麦穗的麦场上反复碾轧。大约几十分钟后,便可以直场,分堆,扬场。家庭主妇早已把装麦的袋子准备妥当,只等装袋运回家,年的口粮便有了着落。
这是秦唐记忆中麦收时的情景。现在虽然正是麦收时节,却不见了人们匆忙的身影,更感觉不出他们的焦躁与忙碌,麦收用的一些工具和打麦场也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充分显现出了它的优势,一大片麦田只需要抽袋烟的工夫便可以收割完毕。过去,农人们忙个十天半月才见分晓的麦粒,现在在地头上就可以装运回家,省时,省力,省心。难怪老人们常说像是在做梦。他们时常发出感慨:年轻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是的,世道真是不一样了!不过,无论现在的村里比着原先的时候多么地行进,秦唐都不愿意呆在村里。是的,这是他的一个最最起码的愿望,那就是彻底脱离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rì子,不再像他的祖辈那样,整天价跟土地打交道。可是,命运却在捉弄着秦唐,后来,尽管他秦唐自己的脱离了土地,可是,却被岳家给生生拖住了后腿。这,似乎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没有办法改变。
有的时候,秦唐也会在自己学习劳累之余,转到邻居家的门前所栽种的那几丛冬青处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