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盘算 (第2/3页)
到来的时候,外婆死去了。而后来,外婆家里便只剩下外公一个人过活了,而秦唐的舅舅,却又非常地没有本事,对于舅母十分害怕,家里的事情是一点儿也做不了主,所以,在外婆死后,外公的处境也便可见一斑了。于是,到了后来,外公一个人实在是不能过活了,而舅舅又不能做主,因此,没有办法,便只好由三个女儿来赡养了。
而当外公刚刚来到秦唐家里的时候,秦唐的父亲是非常地反感的,本来,他的脾气就不好――甚至满可以说,他的那种脾气是十分的差。家里又穷,孩子们又多,自己又不能干,各种因素都累加到了一起,便形成了父亲的那种越来越差的,越来越坏的xìng格和脾气。而外公来到了秦唐的家里之后,几乎是一天到晚,都得看父亲的脸sè。而如果喝了酒之后,父亲则更是变本加历地闹着,根本就不顾及母亲的感受。时常,父亲还会借着酒劲,对着外公指桑骂槐:“你头顶着我的,脚踩着我的,还对他这么不客气,这天下还有没有天理啊?……”而且,往往是越骂越难听,越骂越离谱,很多的时候,外公都只好忍气吞声,知吁短叹。母亲见状,自然心里十分难过,便把父亲拉到了一个背静的地方,对父亲说道:“不管怎么样,也不是也得看我的面上吗?我跟着你这么多的了,可是从来都没有求过你什么啊,而且,这么多年来,我跟着你可是受穷受苦受累啊,容易吗?我跟着你可是一天福都没有享啊,这一些,我也都不怨,这都是我的命啊!而且,我为你生了七个孩子,三个女儿,四个儿子,光凭这一点,你也不应该这样对待我啊!再怎么说,他也是我爹!人可都是父母生养的啊,谁又没有个老啊?而且,我又是怎么侍侯你的老人的啊?这一点,难道你一点数也没有吗?我可是尽心尽力啊,在这一点上,我这当儿媳妇的,比起你这个当儿子的来,可是强多了!就算是单凭着我在你的这个家里这么辛苦持家,为你生养儿女的份上,你也不应该这么待见俺爹啊!”
母亲冲着父亲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最终,终于还是把父亲给说动了。毕竟,父亲他再怎么着,也只是脾气不好面而已,而不是心地甚恶。最后,父亲长叹了一声,对母亲说道:“都是我不好啊!都是我不好!唉,我的脾气也不知道是怎么着了,竟然是一天坏的一天了!”
就这样,外公总算是在秦唐家里住了十多天,后来,便又被二姨接到了她家里去了。
若论起xìng格和脾气,二姨夫那可是没的说啊,又是干的,人口也是有口皆碑的。本来,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外公从秦唐的家里搬出去之后,特别是般到了二姨家去之后,那么,应该比着在东江的秦唐家里要强多了。可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个样子。或许,在冥冥之中,这女儿便是不养老的!
后来,秦唐在一个适当的机会里,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女儿和儿子,其实从血缘关系上是一样的近远的,可是,为什么这儿子养老就是天经地义的,而女儿养老就是不应该的呢?若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只能这样去认为:这都是几千年的父系社会所养成的传统和习惯而已!
可是,自然外公到了二姨家里之后,从后来所传来的消息里得知,外公在二姨家里,竟然比着在秦唐的家里时候,还觉得憋屈。虽然说二姨夫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人品又好,可是,时间长了,却也是感觉十分地不舒服,总觉得自己的家里突然间多了这么一口人,心里相当地别扭,相当的不舒服,仿佛一切的生活都脱离了原有的轨道,都变得不再正常起来。仿佛每天都在作战,都在受罪一样。而后来外公到了三姨家之后,同样也是这个样子。于是,母亲便大发感慨地说:“唉,都说闺女不养老,起初的时候我还并不相信,现在看来,这话说的真是一点假都没有啊!我可是校徽经历过的啊!”
秦唐母亲共姊妹三个,母亲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于是,秦唐便也有了两个姨妈。而对于这两个姨妈,秦唐却是觉得两个人是xìng情是截然不同的,脾气也是丝毫都不一样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秦唐对于二姨的感情,自然便也比着对于三姨的感情人深得多。当然了,这里面也含有着一定的地理空间距离远近的原因。二姨由于是孙家村的,而秦唐是东江村的,而两个村子又是紧紧地靠着的,也就是只有一里地的路而已。这种空间距离上的贴近,自然便使得她们姊妹之间的来往更加地密切一些了。
由于孙家村自从在集体的时候,便很富有。那个时候,人们如果能够在队里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