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4章】换种活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44章】换种活法 (第3/3页)

了完成这个远大的志向,秦唐冒着挨揍的风险向母亲说明了自己的心愿,如果直接跟父亲说肯定挨揍。

    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妈妈正好在家,放学回来后的秦唐吃完了饭就坐到了妈妈的身边,母子俩背靠着院子里的老榆树,仰望着碧蓝的天空,发起了呆。

    片刻后,秦唐首先打破了沉默。

    “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出去工作”

    秦唐的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顿时将妈妈吓傻了,半天才回过神,一把扳过儿子的脸,问道:“你胡说什么呢?”

    秦唐冷静地回答:“妈,我不是胡说,我是说真的!”

    “这孩子疯了,真的疯了!”

    “妈,你听我说啊,我是这么想的……”

    接下来,秦唐很委婉的、很腼腆的,又很动情的,将自己不想读书的初衷,以及自己在脑海中勾勒了许久的蓝图一股脑抖了出来,期间秦唐声泪俱下,说得无比煽情,为的就是先打动最疼爱自己的妈妈,如果能打动妈妈,那就说明大事成了一半。

    一个小时后,妈妈上班的时间到了,秦唐目送着她离开家门,心里很不是滋味,心说我是不是说得太突然了、太早了点。可是,时间不等人啊,如果我错过了这个机会,只要再过一两年,就会错过捞第一桶金的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也就意味后边的计划都被打乱了,如果那样的话,一切会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这是我最不想见到的事。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将来,更为了这个家族的命运,秦唐狠了下心,暗暗告诫自己,不管父母同不同意,自己都要暂时放弃学业,开始打工。

    秦唐想了想,本来可以拿小人书起家的,但现在也不行了,只好去卖冰棍了。

    不过在开始卖冰棍前,秦唐先仔细分析了一下岸江这里的经济结构。

    按照从前世学来的一点经济常识,秦唐首先画了张粗糙的表格,表格虽然粗糙,内容却是天机。

    如果这份表格落到有心人的手里,后果不堪设想。不过呢,秦唐不太担心这个,因为他早就计划好了,等大致确定好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后就烧了它一了百了,除了天地鬼神外,没有人知道这份来自未来废纸堆里的绝密文件。

    岸江的产业结是重工业打头,轻工业其次、农业垫底。

    除了以上三大产业外,政fǔ部门、教育机构、第三产业,也在岸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还算不上主角,只能是配角。

    在这三大配角之中,属第三产业最为重要。

    接着再说第三产业中,最暴利的行业――饭店业。

    到今天为止,岸江这块一亩三分地上只有三家规模很小、装潢极差的饭店。虽说如此,每天前去就餐的人却是非常之多,下班后达到用餐高峰,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排队才有座位。

    通过这几个月暗中观察,秦唐发现这三家饭店跟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地理位置非常好,在地图上呈品字形排列,正好控制着本地三个用餐大户――工厂(北)、政fǔ(中)、教育(西)。

    具体的就不用明说了,秦唐心里已经有数了,因为十年前的记忆依然清晰,历史还在重复上演着,就目前而言,秦唐还不具备向饮食业发展的条件。所以,进军饭店业的念头先得放在一边。

    分析完了饭店,再来看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商店、医药、服装、杂货、理发、蔬菜水果、鱼肉行、地摊、钟表、眼镜,通过这段时间以来的实地观察,再印证往昔记忆,岸江的第三产业也就这么多了。

    商店,哪里都有,但是这个时候的商店还属集体所有制,单岸江一地就有三家大型的百货商店,名为一百、二百、三百,货物以家用中、小电器为主,因为背后有国家,所以就算经营状况一般也无所谓。至于,私人性质的商店几乎没有,就算有也不过是些食杂店、小卖部之类的家庭店铺,没法跟这三家大商铺竞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人还不太富裕,思维还停留在7、80年代,做生意的步伐还很保守。

    药铺是国有的,经营状况一般,除了过期药外,还没有假药,想插足没办法,国家改革的春风还未吹过来,等着几年后拍卖吧。

    服装集体和私人经营都有,最多不过5、6家,质地和款式都很一般,也就骗骗老弱妇孺,利润空间很大,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有赚头的,如果秦唐能够在这个时候进入倒爷的行业也是很有前途的。

    杂货,在岸江俗称卖小货的。像什么大米糕、小米糕、山楂片、山楂卷、泡泡糖、跳糖、大白兔奶糖、气球、水枪、风筝等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小玩意都可以叫做杂货。当然,如果你有足够能量的话,卖衣服卖鞋也可以叫杂货,但不能太多。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