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股份制 (第2/3页)
若是秦唐找了跟包太农类似的其他人合作,说不定那人会把电动玩具小汽车这个项目往自己的原企业里塞,以壮大企业规模,但包太农却不一样,这一点虽然也是做得不太完善,但在秦唐看来起码有二十一世纪职业经理人的风范,知道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赚钱而服务的,不是为了单纯的把企业给做大,一个世界百强企业若是年收益还不如一百个,甚至是一千个没有名气没有声望的小公司,那做一个百强企业还不如网罗一百个,甚至是一千个职业经理人搞网状辐射投资。
利益,或者说是金钱,才应该是生意人的最终目标,光听得包太农要以这种方式跟自己合作,秦唐就很欣慰的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企业,也没有选错人。
但是这么一个放在二十一世纪很简单的事情在1986年这时候搞起来却很复杂。
包太农想把新建地生产企业定性为合资企业。但改革开放初期地合资企业就涉及到双方资金地投资比例问题。再者秦唐是以技术入股。以技术转化为投资金额在现行这种很不规范地企业制度里不太好定性。为了避免掉以后在合作过程当中因为企业性质问题而产生地麻烦。秦唐地想法是把新厂搞成股份制企业。双方以各自所持地股份来运作企业。这样很科学。也很合理。
一边听老妈唐丽梅叙述合同内容。秦唐一边往俄式面包上涂满牛油。塞进小嘴里一口吞掉。喝了一口水说道:“大叔。你地建议倒是没有什么太大地问题。可是不利于长远地发展。”
“噢?”包太农虚心道。“小兄弟有什么高见?”
“搞股份制企业。”秦唐轻描淡写地说道。
股份制企业?
包太农所拟合同上地那些内容唐丽梅基本上还能做到了然于胸。可秦唐现在所说地股份制企业。做为一个国有企业里行政科工作地人员。听倒是听过。但也是两眼一抓瞎。不知具体所谓何物了。
要不是下海经商多年心脏承受能力极强,包太农都感觉自己要昏厥了,别说普通小孩儿,就是大人,那些个体私营业者,恐怕也没几个敢在这1986年的时候建股份制企业,因为这种属于国外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适不适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