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〇〇章 二王(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〇〇章 二王(下) (第2/3页)

就是财政,就是钱!

    而且这个钱窟窿很大很大,慢慢改良那是不可能了,只能急敛,一旦急敛,往那一群体上敛,难道能从下五等户上敛出钱帛?

    章楶也是这个意思,但两人想法截然不同,司马光是排斥与反对,章楶是担心,这个钱有多紧张,他在庆州就知道的,然而一旦敛财,这个风波想小都小不起来。

    “质夫兄,你多虑了,那是大人物要做的事,与你我并无关系。”

    “子安,未必啊,郑白渠很快就要竣工了,以官家对你的信任,你非得入京不可。我是没关系了,你到时候如何避免?”章楶开玩笑道。

    “质夫兄,我正为此事发愁呢,你可有良策?”

    “你真不想进入?”章楶愣道。

    “不但不想进入,连京城我都不想进。”

    “会有这么严重?”

    “与国家积欠一样,比你想的严重。”

    “比庆历时如何?”

    “比庆历新政更麻烦得多。”

    “那就最好不要卷入,”章楶道。可能后人说是保守派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打压了,这样说是不对的。庆历战争打下来,宋王朝同样积压了可怕的矛盾与财政压力,但还不及现在严重,并且那也是暂时性的。

    就是那个压力,吕夷简都吃不消了,从这方面来讲,韩琦离吕夷简确实也差得太远,积欠那么多,坦然自若,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于是吕夷简让贤,毕竟范仲淹当时的名气太大,吕夷简以为范仲淹能将国家变好。但那时他还呆在京城。蔡襄等君子却咬着不放,生生将吕夷简逼到洛阳去。不然吕夷简还起一个顾问作用,毕竟范仲淹是他同意拉上位的。

    后来新政来了。有的方向是对的,比如抑恩幸。但得执行,具体怎么做,不能喊口号。结果也不知道做了什么,光在哪里君子小人,打压异己了。

    所以王巨对赵顼养士的评价,不是养士,而是养蛊母。看一看,越是君子越凶残。前面有庆历时的君子。后面有元佑时司马光等君子。

    可能这些人眼中的君子不是儒家的君子,而是美帝式的君子。

    于是有了赵祯五问范仲淹。

    实际范仲淹等人下去,也没有人打压,晏殊不大好,保守党,但性格总体是温和的,更不用说章得象与杜衍了。否则后来这些人都休想上来了。

    这是运气。

    然而现在看来,朝堂极度凶残,包括对薛向种谔的处罚,不过功过吧。人家总是好心的,但朝堂上许多大臣恨不能将薛种二人活活吃掉,至于王巨杀了几名胥吏。变成了国贼。有这样精忠报国的国贼吗?

    所以王巨卷进去,未必是好事。

    “能否拒授?”

    “只要官家给我的官职不是三司判官这些莫明其妙的职位,我恐怕无法拒授。”

    “那有点难办……”章楶同样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

    “这件事结束后,正好渠工忙碌,其他兵士也忙着夏收,你们抽空去一趟环州与荔原堡,上哪里看一看。”王巨说道。

    禁兵**,王巨也管不了,不过抓到了这十二个人。那就得处理,就要杀一儆百。将其效果最大化。

    因此打着五月端午聚集的旗号,将北面三十几个有影响的豪强以及几十名保捷军指使一起请来。设宴招待。当然,也包括苗授,王君万与姚麟。

    这三人绝对有着军事天赋,特别是苗授与姚麟,但眼下还有一个缺点,他们都没有经过实战,环州与荔原堡那边现在也不在打仗,但许多将士经历过大顺城战争,现在还有二种在,姚兕在,他们过去亲自看一看听一听,可以增加相关的军事阅历。

    “行。”苗授答道。

    下来很长时间了,不能做到每一个兵士都熟,但是各指使,与大部分都头,他们都有所了解了。

    反正现在呆着也无聊,不能练军,不如到庆州那边走一遭。

    “至于器甲的问题,我已经在想办法了、,如没有意外,明年开春后,就会有器甲发放。以器为主,以甲为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