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八五章 郁闷唐三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八五章 郁闷唐三少 (第3/3页)

 赵顼又说道:“儿臣在王巨进京时,与他共膳之时,又谈到此事。王巨却说,真宗末年内库虽空,但经章献太后经营,内库也充盈了。所以后来屡屡发生灾害,仁宗皇帝从内库拨出大量钱帛赈灾。最难的时候乃是庆历战争过后,内库国库空空如也,这才造成因为无法及时赈灾,而使盗贼四起。不过后面内库再次充盈,只是晚年仁宗不理国政,由是赏赐无度,到了先帝时更加恶化。丁谓虽有错,但不会影响至今。至于王旦没有极谏,但正是因为王旦在朝,把持朝政,国家才没有彻底迷失,因此功大于过。”

    “若真是如此,他说得倒是有些道理。”

    “然后儿臣又与孙觉谈革积弊,孙觉用了革卦一爻说,弊因不可能不革,革在此时,不革过后就后悔了。儿臣又与王巨谈及,王巨说很难很难。”

    “这孩子越来越不错了,确实很难。”

    王巨虽不错,仍不是赵顼最需要的,一是年龄资历无法重用,二是王巨小打小敲的,他等不及了。

    确实敛财上,王巨恐怕再也做不到能将宋朝一年国家收入增加到一亿八千多万这个吓人的数额,想一想唐朝那点收入吧。

    赵顼来到迩英阁。

    做完了一件大事,要听讲了。

    王安石没有开讲,而是说道:“陛下,太过急躁。”

    就差一点说冒失。

    “王卿,你不懂,冗官冗兵,如鲠在喉,朕早晚必解决之。此举不但从根源上减少官员数量,朕还有一个用意。一旦卿主持变法开始,官员还是死气沉沉。卿无奈,朕也无奈,难道将所有官员一起换掉?”

    现在就没有问题了,每一州县与部司里都有一个备胎,不作为就换掉!

    王安石也无语了。

    赵顼又说道:“之所以选择唐卿,乃是唐卿敢言,百官有点忌惮,若是他人,又不敢说。”

    说到这里,他对身边的一个太监说道:“你去内库拨出两千匹绢,十万钱赏赐唐介。”

    又对王安石说道:“王卿,你再写一道草诏,赐唐介集贤院大学士之职。”

    “他是参知政事,赏集贤院大学士不大好吧?”

    “这是向天下表明,朕需要进忠谏,以公心取代私心。”

    王安石无奈,只好写草诏书。

    老唐背了一个黑锅,没有白背,立得两千匹绢,十万钱,要知道连刚刚过去的南郊大祭,所有宰执大臣们的赏赐都陆续减半了,能得到这样的钱帛赏赐,老唐是头一个,况且还有一个集贤院大学士之职。

    但前面赏赐一下,后面唐介更郁闷,立即拒绝,然而他不拒绝还好,一拒绝更郁闷,王安石写了一篇花团簇簇的诏书,让他不得拒绝,还说天下直臣之表率,开言国家积弊根源之先河。

    唐介差一点气得要吐血,这不是赏赐,分明将俺铁了心往火坑里推啊。

    赏赐迅速传开,这个集贤院大学士是什么人能担当的吗?

    况且那么多钱帛的赏赐呢。

    不是唐介说的,也是唐介说的了。

    于是唐介上早朝时更加郁闷,他感到几乎所有人眼睛都盯着他,那几百道眼光里带着刀,带着剑……(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