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八四章 《感事》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八四章 《感事》诗 (第2/3页)

就会为朝廷带来收益,又解决了福建路与江南西夏人口的压力。利国利民之举也。”

    “那我就放心了。”

    “但子厚兄切记,不管商人赚多少钱,还是交给他们去经营。”

    然而这一回注定让王巨失望,无论是王安石,还是赵顼看到棉被价格涨到二十五贯,全部眼睛绿掉了,是不可能再交给商人去经营的。

    “子安兄,京城来了一个奇人。”吕惠卿道:“道德,才学,文章,千古无人能及之。”

    “哦。”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特愁吏之为,十室灾**。

    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

    乡邻铢两徵,坐逮空南亩。取赀官一毫,奸桀已云富。彼昏方怡然,自谓民父母。朅来佐荒郡,檩檩常惭疚。

    昔之心所哀,今也执其咎。乘田圣所勉,况乃余之陋。内讼敢不勤,同忧在僚友。”

    “悲天悯人……”王巨道。

    说老实话,在道德上王安石确实不错的,虽不及范仲淹,但才气比范仲淹又胜了一筹。

    以王安石的才情,这首《感事》诗写得很是一般。

    但能看到诗人的一种心态,对百姓的同情,对暴吏、贪婪豪绅的痛恨。

    “这是他的情怀,子安,你再听这首小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吕惠卿吟完,似乎还在回味,又说道:“古今往来长短句中,当数它为第一。”

    有很多宋词写得不错,比如苏东坡的念娇奴、水调歌头,两首江城子。

    周邦彦虽因为压合音律而被推为北宋第一词人,不过确实有些小令写得也还可以。

    但即便在这些优秀的宋词中,这首桂枝香依然是翘楚之一,最少能挤入前三名行列!至少现在确实当为第一!就连苏东坡看到了。也惊叹一句。此老乃野狐精也!将大苏吓着。

    而且这首小令刚一传出。第二年便传唱于京城,不过王巨不在京城,就不知道这件事了。

    王巨平静地说:“乃是介甫公作的吧?”

    “不错,我与王公交谈,十分敬佩。”

    “国家是需要一栋梁之材来治理了,天色不早,我长途而来,也要回去休息了。”王巨说道。

    三人确实谈了很长,吕惠卿与章惇不好久留。只是吕惠卿略有些郁闷,我还没有介绍王安石呢。

    王巨第二天就下去了。

    如果不是有心人,都不知道王巨曾经来过京城。

    赵顼开始动手了,得为变法铺路。

    屈原死在半路上,他是大臣,俺是皇帝,不会死。他也弄错了,屈原死在半路上,若是继续向史上发展。他是死在棺材里……

    赵顼将所有重臣召到延和殿议事,先是说:“诸卿。朕继位以来,财政一直匮乏,赵卿(赵抃)说六冗,王陶说冗兵,朕也裁去了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