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一九章 三个规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一九章 三个规则 (第3/3页)



    而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宋朝的内治何尝不是在外患逼迫下才出现的?

    可若没有外患了,又怎么办?说不定就象东汉那样,迅速土崩瓦解。毕竟那么多人口,这个不处理好,也是危机。

    但这个就没必要说了。

    谁能将宋朝的外患解决,那不仅是西夏,还有辽国,未来的女真人,元蒙人。

    想象东汉那样,只有西陲几个羌人在蹦达,那是不大可能了。

    “王巨,你一定要好好考。”赵顼说道。

    这也是规则,就是张齐贤那样的奇人,也是考进士后,赵匡义才能重用的。不然还继续在家里面呆着。

    “尽量吧,这次主考官是谁?”王巨轻描淡写地在后面问了一句。

    “由翰林学士冯京知贡举,翰林侍读学士范镇、知制诰邵必并权同知贡举。”赵顼随意答道。

    现在朝堂这个决定还没有颁发露布(张帖出去的公),不过早晚也要公布出去的,不是保密消息。

    但他也没有想到,这条消息对王巨却是很重要的。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各自离去。

    即便是赵顼,也不能随便出来溜达,他同样有着功课,还有着一些无形的制约。

    但在回去的路上,赵顼喜不自胜:“姑姑,本王终于明白太祖接见张齐贤,汉高祖重视张良之缘故了。”

    “顼儿,你可不能乱说啊,会害了他的。”

    “那是,他还小嘛,继续在成长,不能拨苗助长。”其实若无王巨隐晦的提醒,他都能向父亲推荐王巨了。

    可他立即不解地说:“这小子才华横溢,我还听说了,他去了苏洵府上,与苏洵仅交谈了一会功夫,苏洵便请下人立即上茶,还用了请上茶三个字。”

    赵念奴又乐,笑着说:“张载还不是如此,原先不想收他为门生,结果王巨闯了进去,仅是拜,张载乖乖地收下。”

    赵顼同样也大笑起来,又说:“他不过是在那个山旮旯里,这些学问是怎么学来的。”

    “父皇送了他很多书,况且也不是没有过前例,姜子牙遇周王以前还不是很落魄。”

    “也是,”然后赵顼盯着赵念奴。

    “你不要看我,难道本公主还能与人争夫君不成。”赵念奴嗔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