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渔夫的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 渔夫的故事 (第2/3页)

子,不干了。

    王全苦恼之下,只好找到王巨:“大牛,你劝一劝元黑子吧。”

    王巨沉默半晌,大半天后说:“翁翁,这样吧,三牛,你过来,给翁翁讲那个渔夫的故事。”

    知恩必报是应当的,可是这个报也要有底限,否则就是善良的小金鱼也会忍无可忍。

    三牛奶声奶气地将一个童话故事讲完。

    王全问:“那应当怎么办?”

    “虽说尽量的平均,是整个寨子乡亲团结的原因。但那是去做背骡子,大家风险一样的。就是这样,寨子贫富也不是一样,有的来得早,有的勤劳,生活就会好些,住进了窑洞。有的因为运气差,或者家没壮丁,或者不勤奋,只能住草棚。五指也有长短,况且是人。我就算了,元黑子可未受过多少乡亲们的恩惠。你不劝说寨子乡亲,却来找我劝元黑子。我怎么去劝元黑子?”

    王全嘴解苦涩无语。

    “小郎,大不了你进城吧。就算寨百姓对你有恩,你也早十倍百倍报答了。”朱俊在王全走后劝道。

    “进城?”王巨哑然一笑。

    其实这就是人心,到哪儿都一样。

    主要自己岁数太小,惮压不住人。不然自己强势将这一切领手起来,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矛盾。

    所以有一句话,蛇无头不行。

    不过这次矛盾太得很及时。

    只要渡过这一关,寨子才能真正地欣欣向荣。

    …………

    二妞与三牛在远处放着羊。

    这一回才是自己家的羊,三十一头羊羔,到年能换几个钱呢。

    而且二妞与三牛又长大了一岁,有时能主动替自己做一些事了,比如二妞便时常做些家务,做饭洗衣服,这让王巨感到十分欣慰。

    看着他们单薄的身影,王巨道:“我们去二叔家吧。”

    王嵬不在家,而在担泥巴。

    元黑子“罢工”了,不是永远罢工的,剑越来越好,利润也越来越高,不过朱家看在王巨面子上做得不贪婪,这便是为什么朱家两个铁匠不高兴的原因。让步了,得知足。但王巨看得恰恰相反,人心本来就是不知足的东东!

    因此仅是剑一年就会为寨子带来不菲的收入,比如第三批剑,若非支出巨大,毛利得到了百多贯钱。若是按以前分法,岂不是元黑子与王巨分得反而最少?

    所以寨一边为这个钱在吵闹,一边继续筑寨墙,挖沟壕。不能算是很高大,尺余高,不足两米,宽达两尺,间两排垛口,里面还有一个三尺高的闾墙,人可以站在闾墙上向外用枪矛刺杀,或者蹲下,从墙洞往外放箭。与城墙无法相比,但能形成一些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