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的交子与铜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宋朝的交子与铜钱 (第2/2页)



    再说一下交子。

    宋朝不是第一个用纸币的国家,西周有“里布”,东周有“牛皮币”与“傅币”,汉朝时有“白鹿皮币”,唐朝有飞钱,某些方面它们都能算是准货币。到了宋朝,由于四川缺铜,交通落后,宋太祖便在四川开监铸铁钱,禁铜钱入蜀。宋太宗时允许铜钱入蜀,但不允许川铁钱出境,以免扰乱原货币,因此四川仍缺钱。而铁钱贱又重,买一匹布都要两万铁币,重约五百斤,整一车大车来拉。因此产生交子。

    开始比较混乱,随意性大,极易造假,又带来新的麻烦。因此官府让成都最有实力的十家富商联合成立交子铺,统一印刷,用十天干地支做密码,不过兑现或以旧换新时,每贯要扣三十做手续费,心太黑了,而且更心黑的是一些商人将交子兑现钱私挪他用,导致不能兑现,引起许多官司。

    到了川妹子刘娥主政时,官方接过了交子铺,开始发行时数量是控制的,分为一到十贯十种交子,因此是便国便民的举措。再到现在的仁宗皇帝,因为西北战事,国家缺钱,大肆发行了许多交子,而且面额大,只有十贯与五贯两种。一度导致秦州交子无法兑现,就以十三界交子(宋朝发行的第十三批交子)强行对冲,导致交子信誉大跌,严重贬值。

    不过随着西北大规模战事结束,又有原与巴蜀经济的对冲,交子本身确实也方便于流通的优读,交子信誉在陕西渐渐回温。但普通百姓用得仍比较少,那有多少人家动辄用五贯或者十贯钱去买东西?

    但有了它确实很方便,比如一些大宗交易,或者上东京樊楼吃一顿饭得好几百贯上千贯钱,要么用银子,要么就用交子,若是用铜钱,难不成用两三辆车子拉铜钱去吃一顿饭?

    可惜宋朝没有经济专家,交子未控制好,实在可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