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球成名 (第3/3页)
足球比赛录像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出为什么足球会飞向杨乐的原因,可惜时代受限,在苦也都苦了孩子嘛。
球再飞来这一刻,杨乐可以说是极度紧张的,如同第一次看到奥特曼变身对他来说都是铭记终生的时刻。他第一反应时用手去挡,但是下意识他又觉得不能这样做,他想用脸去接但是理智阻止了他,终于他做出了当时来说最聪明的决定,他突然转身,球硬生生的打在了他的背上,他只记得他当时穿了两层衣服,至于球为什么在击中他背部之后没有弹太远他就不记得了,但是那一刻,他转过身之后在小学三年级足球比赛没有越位规则的情况下,他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单刀机会,他带球向前,接下去只需要一蹴而就。
形容中国足球有很多词,尽管都是贬义词,但是最传神的一个字就是“臭”,我们讨厌一个人说他“坏”说他“丑”,讨厌一样东西说他“差”说他“烂”,但是形容中国足球却多了一个词,就是“臭”,引申而来就有了“臭球”的说法,有人说这个的由来是因为有“好球”,所以对应的就有了”臭球”,那为什么不称呼为“坏球”、“差球”?所以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不必深究,但是之所以能踢出“臭球”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某个队员“腿软”。
“腿软”是一个很暧昧的词,这里还是用一种更端庄的说法就是杨乐他关键时候踉跄了一下,具体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马上就要单膝下跪给守门员请安了,而对方门将呢好像也第一次处理这种情况稍显得准备不足。
“出来”,人群中的喊声夹杂着男孩子女孩子不同的声音,具体落实到头上就不知道是谁喊的了,杨乐认为其他谁喊的并不重要,最要紧的一定是对方守门员选手听到了他心目中“女同学”的喊声,破釜沉舟,弃门而出。这样他就失去了天灾军团所拥有的“高地优势”,也就是说除了他能用手,多占一层,并无其他优势,此时杨乐和他的胜面是四六开。
上回说到杨乐就快单膝跪地请安,然后事事就是难料,生很多事情,真的谁也不想的,对方门将竟然像cosplay一般同他做出了类似的动作,那么这样一来情况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系已经不是小燕子同老佛爷请安,而是变成了关二哥和刘大哥互拜,这一拜,报国安邦志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
这样双方在互相叩后也不知道是谁碰到了皮球,但是谁都没有改变球的方向,这样球从对方门将的“小门”,端庄一点的说法是两腿之间穿过。以一种匀直线运动慢悠悠的滚进了由两层砖外加几个书包堆成的球门内。
接下去生的就很难用文字去描述了,当时杨乐同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小红,并不是说每个班学习成绩最好的都叫小红,但是当时他们班学习最好的陈小红同学后来在作文里是这样描述的:
“整个球场沸腾了,老师和同学们拥抱成了一团,杨乐同学像胜利返航的水手一般接受着全班同学的欢呼。杨乐同学眼睛里泛起了喜悦的泪光,而我们的班主任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段话未免不尽不实,因为杨乐说他绝对不会掉泪。
这是他的一个小小的一步,但是确实是他所在小学三年级足球水平的一个大大的一步。如果你在那个年代模仿小虎队的穿着,模仿郭富城的型会背批评称跟风、追星、盲从,那杨乐所在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模仿绝对是一种技战术水平上得进步。
比赛还没有结束,这句话是樱木花道说得还是仙道说的感觉无从考证了,但是三年级二班在很快的模仿了杨乐所开创的杨乐流战术后,真的是起了潮水般的猛攻,阵地终于从长方形的中间转移到了一边。
陈小红同学后来在作文里是这样描述的:
“二班同学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我们班的球门前是风声鹤唳(注:当时陈小红同学使用的是拼音)。型好我们的守门员姜大为同学高接低挡挥神勇才力保球门不失。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反正比赛的最后结果是三班凭借小杨乐的一个进球以一比零取得了生意,至于陈小红同学的作文还有最后一段,但是文风太过浮夸,用词难免令人恶心,这里也就不再复述了,只谈谈随之而来所造成的结果就是
第一,杨乐抛弃了其大妈。坚定不移的站在了他大伯这边。
第二,她心目中的女同学并没有因为他的神勇表现对他有任何的另眼相看,相反她对同班的姜大为同学开始表示莫名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