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给面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3章给面子 (第2/3页)

,上面摆放着官印、笔墨、惊堂木、令牌、令牌木桶、铁笔架等物。

    在他的左右手,面对面放着多个案几,案几上也都摆放着笔墨、案几后有交椅,这是供新来的三位进士以及六位典吏坐的。

    再往下,就是两张壁垒分明的大长桌了,这是让赵长明和洪甘霖以及他们的随从坐的。

    然后,在六大典吏、赵长明、洪甘霖等人的后面,还放着几排椅子,这是让本县的士绅、耆宿做的。

    今天不是要搞排场,而是要当着他们的面,秉承大周律令,公平、公正、公开地解决汉民和本地土著之间的陈年积怨。

    如果能够把这个困扰宁清县多年的顽疾摆平了,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宣传自己的机会,对于树立他在民间的正面形象,将会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等众人纷纷落座后,秦之初先让人上茶倒水,让众人定定心,缓和一下气氛。

    很快,就有民壮拎着烧开水的大壶来给众人倒茶,等到所有人面前都增添了一杯茶之后,已经是半盏茶的时间之后了。

    “各位大人,各位桑梓,今天本公主持这次的会商,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消弭九寨之间的矛盾,还九寨以及整个宁清县以太平,让百姓们过上安定的生活,不至于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械斗,却搭上自己的性命。

    好了,赵大首领、洪大头目,你们俩有什么话都可以讲了。你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敞开说,什么问题,什么矛盾,都可以说,本公绝对不会怪罪你们。”

    洪甘霖举起了手,“县丞大人,草民要先说。”

    秦之初点了点头,“好,就让你先说。”

    洪甘霖逮住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多时辰,从汉民当初怎么样侵占他们的田地、山林,一直到如今和他们争抢水源,道路的通行等等。

    赵长明一开始还装出一副耐心的姿态听着,可是后来发现洪甘霖越说越不像话,要是按照洪甘霖的说法,所有的不是就都是汉民的了。这个亏可不能吃,于是他就开始插话,后来就和洪甘霖吵了起来。

    秦之初也不劝,就是让他们吵,只有这样,通过他们的相互指责,相互揭底,才能够摸清楚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到了最后,赵长明、洪甘霖吵架的时候,反反复复说的就是那些事情,秦之初知道差不多了,再让他们吵下去,纯粹就是扯皮了,应该了解不到什么新东西了。

    于是,秦之初咳嗽了一声,“好了,赵大首领,洪大头目,你们都不要吵了。本公已经了解了你们的情况,知道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你们要是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就都坐下吧。”

    秦之初的话,赵长明和洪甘霖不敢不听,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两人全都气呼呼地坐了下来。

    秦之初总结道:“根据你们俩刚才的讨论,本公发现你们之间主要有五大问题,第一是耕地、山林的问题,第二是水源的问题,第三是相互通婚的问题,第四是买卖上的事情,第五是交通的问题。不知道本公这样解决,对不对呀?”

    洪甘霖、赵长明一琢磨,还别说,基本上就是这些事情,汉民和本地土著加起来一共九个山寨,一共两万左右的人口,矛盾大也大不到哪里去。

    秦之初说道:“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本公说一下解决的原则吧。关于第一个问题,耕地和山林。咱们都是血肉之躯,都长着一张嘴,是要吃饭喝水的。

    饭从何而来?无非就是土里刨食,再加上从树上摘一些果子之类的。让乡亲们有饭吃,应该说是官府的事情,在宁清县来讲,就是县衙的事,具体到个人身上,就是我秦之初的事情。

    我大概地了解了一下,宁清县不缺地,也不缺山,九寨之所以发生矛盾,是因为你们目光太过局限了,都盯着那一亩三分地,难免会出问题。如果你们肯换一个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