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座谈会 (第3/3页)
行了多次的谈判。现在决定,在原有三千人民币拆迁补偿的基础上增加一千块,达到四千块人民币,外加一套和原保有面积相同的安置房。如果不愿意要安置房的,我们将以七千块每平米的价格予以补偿。”
话音刚落,礼堂里安静了那么一小会儿,突然轰的一声,又热闹起来,居民们议论纷纷,这个价格如果参照二三线城市的拆迁补偿还算不错,可是东海市是国际化大都会,即使不在市中心的江湾区这两年的房价也如同坐了火箭一般往上窜,如果按照俊龙公司的方案,这些下岗职工根本没有能力在江湾区买一套房子。可是如果要安置房的话,天知道俊龙公司什么时候能建成呢?这段时间他们住哪里去?
沈默点了根烟,默默抽着,周军和武毅倒是还好,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只希望能再多拿点补偿,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
主席台上的领导们依旧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过了一会儿,陈义弘与王书记耳语几句,两人商量了一下,陈义弘便又和坐在他身边的主持人说了几句。
现场的主持人不得不拍了拍话筒,让众人安静下来,他道:“如果大家有什么疑义的话,请举手提问,我们现场将一一作答。”
礼堂里又安静了下来,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都偃旗息鼓了。
周军沉吟片刻,举起了手,工作人员连忙把话筒送了过来。
周军道:“我想问一下戚总,我们现在的安置房在哪里?毕竟如果大家都有房子住,谁也不愿意当钉子户。”
戚杰斌满面笑容道:“我们俊龙公司刚刚参与了区里组织的云林街道下桥渡棚户区的改造工程的投标,并且成功中标,锦华纺织厂的安置房工程将与下桥渡棚户区改造工程合二为一,那里将建成绿柳苑,相信到后年上半年左右,大家就可以搬入新家了。”
有人开了头,现场顿时活跃起来,接着又有人提问:“戚总,如果按照七千块每平方的补偿价格,将远远低于目前市场上的房屋交易均价,这跟国家出台的法规并不相符。”
戚杰斌旁征博引,把这些刁钻的问题一一化解。
……
座谈会热热闹闹地结束了,居民们三五成群地从礼堂走了出来,聚在一起说事,有义愤填膺的,有愁眉苦脸的,但是却七嘴八舌没个主心骨,有人说要当钉子户,有人说要集体上访,乱哄哄一片,谁也拿不出个建设性的意见。
沈默回到宿舍区,职工大院门口已经贴上了白纸黑字的大布告,落款用的是市规划局的公章,言辞泛泛,无非是动员大家配合拆迁而已。
院子门口的一家小市已经开始搬迁了,几辆大卡车将货物和货架子一扫而空,门头大牌子也拆了下来,几个男子将一块竖长的木牌子挂在了门口,上面白底黑字:锦华cbd项目动迁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