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端云省的招牌 (第2/3页)
的钱自责,大声的喊着。
穆竣拉住了老卢:“老卢,别的事都是小事,先把正事办了,我这个人有个毛病,不能让不懂一直留在心里,不管咱们这里适合不适合养殖林蛙,总要弄个清楚是不是,你赶紧通知一下,我带着袁教授和孔叔先去那边看看。”
“欸,穆书记你放心,村东头老陈家当初心细,听着县里技术员的话把每天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当初蛙都死了,气得老陈头差点把那些资料都烧了,还是他家小子说就当是买个教训,留着警示,估计现在还能有,我去看看。”老卢重重的点了点头,省农科院,就这四个字,就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今年县里杨书记在省农科院推荐下买回来的种子那叫一个好,这才出苗不长时间与土地互动了一辈子的老百姓就知道,今年要是天公作美将会是一个大丰收年,再者他也想到了当年,养了那么多的蛙,出了问题都想着要到省农科院去求高人,可他们没有孔进功幸运,也没有孔进功他们家乡当初的规模,最终只能独自咽下苦果。
老百姓很多时候输不起,他们害怕失败是因为没有资本挥霍,一旦在某项不熟悉领域内惨败一次,马上就会视作洪水猛兽不敢再次靠近,本该引领他们的当地基层政府又在不作为或是谨慎的状态下保平稳,又没有几个神通广大的,自然也就请不来袁教授这般人物。
当老卢带着老陈头一家带着那份被尘封当作失败教训的笔记来到河边时,袁教授和孔进功已经在山脚半山腰和河边溪边草丛中看了半天,两人眼中都露出了别样的惊喜神色,远处老卢的儿子柱子带着家里的孩子抓蛙,两人都拿过活的观看,穆竣是一点不懂,就是看二人不住的点头脸上露出喜色知道这东西果真跟一般地方的不一样。
袁教授和孔进功是全身心投入,穆竣是作为一地的父母官神经也跟着绷着,他此刻没想别的,只想着要是真能成,那无疑勾洼子村的百姓多了一条生财之道,能够改变他们一直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有一条土里活计的命运。
苦了郭宇和袁秋秋,大老远的开车来,没歇一歇就被拉到了山沟沟,幸得今天天气很好,河流也非常干净,两人也不乏林间采风的兴趣,拿着相机相互拍照,光着脚在清澈的小河边戏水。
半个小时后,欢呼声响起,袁教授和孔进功都很肯定,当初勾洼子村规模养殖林蛙失败是因为红腿病和胃肠炎,皆是大面积养殖会出现的病症,细菌病毒感染和饲料变质、环境污染,算不得太大的病,两人也不知道当初为何会无法治疗,县一级的技术员也该懂得这些。
为了以防万一,袁教授提出可以小规模的圈养一些尝试,他的提议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支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可不敢再将辛辛苦苦攒起来的辛苦钱再去打水漂。
“我来干,穆书记,我来投钱,袁教授说了,这里的山水养殖出来的林蛙,产出的林蛙油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高堪比东北林蛙,不过我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