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叹息声 (第3/3页)
。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关步靓摇头晃脑地吊起了书袋子,韦澄终于不再缠着他问了,听着一大堆之乎者也就头疼,忙从关步靓身边跳开,帖近项致彬。
平时项致彬最怕的就是韦澄和林雨霏对什么事情认真起来,见他过来又要问刚才的叹息声,连忙引开话题说:“刚刚关老师背的那段《庄子》你听不懂了吧?意思就是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嘴巴都唱起歌来。你听听那呼呼的风声,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箭镞声,像大声的呵叱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嚎啕大哭,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像鸟儿鸣叫叽喳,真好像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随和。清风徐徐就有小小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大的反响,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窍穴也就寂然无声。所以啊,在这样的山里,偶而听见一半声人的叹息声,甚至大笑声,一点也不奇怪。”
项致彬翻译起那段古文来,嘴翻得很快。也多亏他上学的时候就喜欢《庄子》,天籁篇中的这段话的古文和白话翻译,他几乎都能背。
他是怕韦澄再缠住自己东问西问,也吊起书袋子让韦澄别再问下去的,没想到在他前边几步的刘心听他很熟地翻译着庄子,微微回头向他看了一眼。
下了山,前边的人都已经坐在车上等着他们。关步靓一头钻进了韦澄的车里,说:“我就坐你们的车回去吧。”
韦澄和项致彬正有话要问他,当然没有意见。没想到刘心跟前边的大小车辆打过招呼后,也走了过来,敲敲车窗道:“你们这车不挤吧,我也坐这车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