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二七章 伦敦传来好消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二七章 伦敦传来好消息 (第2/3页)

的原因。

    李振国笑了笑说道:“外公,我之所以收购arm,也是因为我看到将来的电子市场的发展潜力,您在美国这么多年,也应该知道美国、rì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凭借其资金、技术和品牌的优势,从事着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主导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和格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而现在香港的电子公司一直就没有改变以廉价的劳动力为基础,利用海外电子厂商成熟的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和制造业。您不是也经常的利用在美国的关系。经常给香港的电子公司拉一些外包的产品做吗。可是外公有没有发现这几年香港电子公司的盈利越来越低了呢!”

    听了李振国的一番话后,徐云忠知道外孙子说的没有错,他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你要重组香港公司,重点投入巨资发展电子公司的原因吗?”

    “外公,不知道你研究没有研究过香港电子产品生产与新加坡这两者这些年的发展,。70年代初。香港的电子企业由于生产基础明显大于新加坡,香港电子工业起步时所处的地位比较有利。但是现在呢后,相对于新加坡而言,香港作为电子产品制造中心的地位逐步下降。70年代到80年代初,香港的电子产品与新加坡相比,那时候还占有明显的优势,可是你看看这几年,新加坡的电子工业已经超过香港很多了,尤其是在半导体、计算机及外设等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里,香港占据的比例已经很低了。您说如果我不加大投入并进行技术并购,你想用不了几年,像我们这样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和制造业的电子公司和那些现在香港背面江口市的国内电子公司相比,我们的电子公司又有多大的竞争力呢!外公我们的电子公司不能再从最初的加工贸易入手,依靠劳动力的廉价优势来参与电子产业的国际化分工,我们的公司已经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了,现在还是把目光只是盯在整个电子产业链的最低端,要是在不改变的话,我们的电子公司很难在将来的国际电子市场上能生存下去!老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振国说完后看着坐在那里的徐云忠的反应。

    徐云忠感慨道:“振国,听了你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话,我发现你不仅在金融方面有着不一般的天赋,就是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上,你的目光也是非常的独到。我现在觉得把香港公司和以后把整个徐氏控股交给你,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比你爷爷英明厉害的地方了!”说完后欣慰地看着李振国。

    李振国听了徐云忠的话后,笑着说道;“外公,你就不要给我戴高帽子了,其实我就是想好好地挣几年钱,然后轻轻松松地过过那种潇洒而体面的有钱人生活,而且我绝对不想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只知道挣钱,而不知道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那么短短的十几二十年的,我总不能等到你这个岁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