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二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二一章 (第2/3页)

,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墨菲故事讲得不错,但是大家总有种,被墨菲忽悠的感觉,咳咳,就是被当做小孩子哄得味道啊!

    “嫂子,总感觉你这故事越来越神话了!”家穷人丑说的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本来就是神话故事啊!”墨菲也不在意,耸耸肩继续说道:“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sè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哟!灵芝也出场了啊!”罗威咂咂嘴说道。

    墨菲继续说道:“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墨菲的故事完结了,但是大家却忍不住哈哈直笑,说道:“得!嫂子,你这故事最后变成神农架的来历了!

    “呵呵,差不多,”墨菲也笑了起来,然后正了正脸sè,然后说道:“我刚刚虽然讲得是故事,但是在一些古代籍中也是有收录的,《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来招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则首把炎帝和神农氏扯在一起称‘炎帝神农氏’,谓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汉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提到赤帝时又把赤帝与神农氏合起来,说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左传》、《国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氏相并,说谬水西南经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则认为炎帝为人神,放火烧山很猛烈,故为烈山氏。”

    大家听着墨菲这一连串古文,脑子就一个念头,“嫂子,你对这些古文好像很熟悉啊!”

    墨菲倒是干脆,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之前曾经说过,我小时候身体不好,不能随便乱跑,基本上就是靠看来打发时间了!”

    额……难怪了!大家有点明白自家嫂子为什么可以客串“百科全”了。

    墨菲笑道:“好了,关于神农氏的故事就到这里?我们接着说五帝如何?这才是重点?”

    “啊,对啊!”大家愣了愣才想起来,为什么会聊起三皇五帝这个话题来。

    罗威好奇道:“嫂子。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