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鸡缸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鸡缸杯 (第2/3页)

雍正时所仿最佳。

    其实,它的作用,也就是喝酒用的。之所叫鸡缸杯这个名字,则是因为杯身以斗彩描绘线鸡啄早哺雏,姿态栩栩如生,辅以牡丹、兰花、柱石纹,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而且一直用到今天了。跟据《成窑鸡缸歌注》:“成窑酒杯,种类甚多,皆描画精工,点色深浅,瓷质莹洁而坚。鸡缸、上画牡丹,下有子母鸡,跃跃欲动。”《陶说》载:“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

    不只是很多书上有记载说明它的珍贵,在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均有仿制品。由此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了。

    董凡手上的这一只鸡缸杯高大约5厘米,下面底宽大约3厘米,口宽的宽度大概在6到7厘米之间了。董凡看了底上款,书写的是“大清康熙年制”款的款,细致的打量起来。这个鸡缸杯得造型很是标准的仿成化的了。杯口外侈,弧腹,卧足。杯外壁用青花釉里红绘一母鸡和两只对峙的小鸡,间以花、草、云朵,一派初春景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外底心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款。整个看上去显得很是小巧,但不别扭,轮廓线柔韧。

    工艺是青花釉里红加彩,这种工艺是在乾隆时期对青花釉里红工艺的翻新。它的前身是由于在烧造后,一些青花釉里红瓷器中的釉里红铜彩,因某些工艺缺陷或其他外力因素影响,导致烧成后的发色过于浅淡或偏暗发灰发黑,于是就在釉上的发色处施加胭脂红或矾红等等釉上彩料,再入窑进行相对低温的第二次烧成,如此便可以很好地掩饰釉里红发色上的缺憾。到乾隆时期,由原来的弥缺发展到有意识地增加彩绘进行装饰,也不限于只加红彩。成功的青花釉里红加彩瓷器,色彩艳丽,搭配协调,赏心悦目。

    所以从这一点上去说,这个鸡缸杯就断然不可能是康熙的时候了。董凡的异能也告诉他,这东西只能说是晚清的时候。不过,还那个时期还能出现这样好的东西,足以可以证明,这肯定不是一般人做的了。不是皇宫,就是景德镇了。董凡认为到是景德镇要靠谱一点。毕竟那个时候皇宫这方面在有些地方还真得比不上私人家的东西了。

    别凡见到董凡细致的看起这个杯子,在董凡耳边得意的小声说道:“这本来是一对得,但是小时候被我打破了一只。”

    说完还一脸得得意,似乎要董凡表扬他一样。

    “暴敛天物!”董凡没好气的说道。

    不过,这也说明,不怪别凡喜欢古玩,从小接触的就是这些东西,耳目濡染了。

    虽然为只有一个感到可惜,但是毕竟人多,加上这还是在别凡家,董凡也就不好对这家伙怎么样了。

    打断了还想说点什么的别凡,董凡就把东西放回了原处。别凡一脸的不解,他明明看到董凡是很喜欢这个东西啊?怎么不像那个镇纸一样直接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