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黄老的指点 (第2/3页)
”照例是饭后的书房,董凡对着黄老说道。黄老每天饭后都会在院子里面散步一会,董凡在的时候也都会陪着。当然了,那时候也都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了。
“去看吧,没什么。弄不明白就带过来给我看看吧!你那朋友知道你是我徒弟的话,估计也是冲了这条了!以后还是要看你自己,别水平没有,还到处炫耀的,跟外面那些人一个德行!”黄老并没反对,反而把话说的很是明白。
“这个我知道,我会注意的。”董凡当然是称是了,更何况黄老的话,是有道理的。
“你朋友要你看的东西说了是什么吗?”黄老在董凡扶的坐下后,就问了起来。
“我问了,不知道的我也就不回答应。他说是一个影青釉的酒壶。”董凡在傍边站着说道。
“坐下说。影青釉的你自己见过吗?自己私下了解的多吗?”黄老吩咐董凡在对面坐下,靠在椅子上说。
“大致的了解过,不过,实物也只是在拍卖行见过几次。”董凡坐下后想了会就说道。
“那你给我说说,这影青釉是怎么一会事。”黄老听了董凡的话,便有点检查功课的意思了。
其实别看董凡经常到处跑,有时候还琢磨着怎么捡漏什么的。但这段时间,他对自己的要求还真的没落下。他知道,靠异能那也不能就无敌了!那有那么容易?
影青釉其实就是人们对宋代景德镇烧制的具有那个时代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的名称。主要是由于它的釉色是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上它的瓷胎是极为薄的,最重要的是瓷器上的纹饰等等在迎着光照耀下,里外都能瞧见,这才被称为“影青釉”。至于是不是真的里外都能瞧见,董凡还没把玩过,这个我们就不做深究了。但至少也说明了,它的胎是很薄的。
说起这影青釉,董凡还有过了解。一个是因为在拍卖行见到的卖出的去价格还不错,还一个是颜色董凡也比较喜欢。影青釉的釉色主要分为两种的:一种白中闪淡青色,厚的地方则是闪深绿色,莹润精细,晶亮透彻。董凡在拍卖行见过的就是这样的颜色。古人把这样的叫做“假玉器”,有晶莹如玉的美称,由此可见颜色是多么的漂亮。第二种则是淡青闪黄,董凡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样釉色的影青釉的瓷器才是最为大量。
不过,就算是宋代影青釉,也是有不同的。北宋出现,和南宋的盛行就是很有区别的。这点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文物上都能体现的。因为时间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当权者的喜好等等,这些都不可能是保持不变的。在北宋前期影青釉的釉面多光素无纹,正烧和覆烧都有。到了北宋中期以后,出现刻花、篦点、篦划和印花装饰,也有少数贴塑。而到了南宋的时候盛行印花,盘碗多覆烧,纹饰题材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当然了,影青釉也不只是宋代才有,只是说宋代的价值相对来说更有含量。元代也有影青釉,不过元代影青瓷制作相对就粗了一点,而且整体也显得笨拙,不如宋影青瓷那么的精细灵巧。烧制的方法也有区别了,元代只有少数采用覆烧,大部分恢复正烧,所以,器物一般口部都有釉,而足部则无釉。造型上是基本沿袭宋代,但盘碗底足大多为很浅的圈足,有的甚至浅近平底。元代影青瓷在装饰上又归于简洁,印花减少,有的改为刻花和划花,很多器物则又光素无花了,少数器皿出现红褐色装饰点。
董凡了解的东西,也就这么多,一边搜肠刮肚的想着自己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