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零三章 课堂风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两百零三章 课堂风波 (第3/3页)

据一定的地位,前提是要有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对街边一个大叔大妈讲马克思,或者恩格斯,还有列宁之类的人物,不要说让他们学习这些人物的思想,一个外国人的思想值得堂堂的华夏子孙学习吗,中国人一向自大自负,绝不会地下卑微的头颅接受外来文化的侵略,但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换成是**思想,主要的东西不变,只是名字变了下,于是影响便不同了,中国人爱戴的主席,学习主席的思想是理所应当的事,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流传就有了好方式

    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大范围的流传,但是还有一样外国的东西在中国传播力远不及马克思列宁主义,那就是英语

    同样的东西,所用的方式不同,于是效果也就不同了固来一件从外面流传进来的东西,无论是思想还是文化,想要在中国占据一定的影响力,用在国外流传广泛的路是行不通的,要遵循中国人的思想和习惯,来对症下药,才是真正是道理

    尽管不承认,叶河图却只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因为贺一羽的关系,叶河图在哈佛结识一个著名的教授,那个教授在做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这个任务跟中国人有着密切的关系,那项任务便是与中国人如何打好交道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例,无论是文化思想还是市场方面,要是能够突破这道屏障,那么他的研究无疑会取得极大的成功,但是那个著名的教授的研究在最初的三年中,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他用国外的方式来与中国人沟通,结果发现中国根本不吃那一套,商业上的交涉让每一次任务都失败了,于是这个教授开始研究中国的思想,结果他发现中国人的思想跟外界截然不同,伴随不断研究,得到的震撼越来越多,最终,那个教授放弃了这项任务

    不过那个教授的任务还是与中国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放了一个方向,转而研究中国人,遇到叶河图之前,那个教授得到的研究成果是中国人完全是一个的人类与外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言行举止几乎与其他国家的人截然不同

    **思想,不知道是对中国的讽刺,还是真正的去其糟粕,取其jīng华合起笔记的叶河图摇头感慨,周围的几个旁听的学生看到叶河图这副模样,还以为叶河图学到了东西,各自佩服起叶河图来,他们听得是一知半解,根本不得要领

    走到教室zhōng yāng,将手中的笔记本放在表情惊讶的余婉倾的课桌上,在六七十人的注视下,也包括停止讲课的那个老教授,叶河图从教室正门走了出去

    “这位同学,请你回来一下”

    看到叶河图走出教室,讲台上的老教授面对叶河图的背影出声喊道,脾气极好的他也受不了这样的学生,既然来了,就要给他个面子,中途离开不光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这个教授的不尊重

    这种学生要是还不处治一下,不配留在北大

    ps:不知道会不会被和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