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书取粮 (第2/3页)
具规模,至于如何彻底收复这支部队为己用的问题,袁尚还是得向他请教。
当然,钟繇既然敢帮袁尚设下子午谷之计增扩兵马,自然就有办法帮他解决后续问题。
帅帐内,各部将军皆去视察新军,惟有袁尚和钟繇两人,坐谈关于新军的处理问题。
“袁公,三万军马增至七万,看似虽迅速,不过毕竟都是降军,无论是战力还是战意都相当的低,只怕无法与阎行,宋建对抗……而且凭空增加了四万人,我部粮草只怕难以为继,这些事情都应该立刻想办法解决,否则后必堪忧。”
袁尚笑了笑,道:“众将都去巡查调配新兵,袁某惟独留下钟仆射,也是因为这两件事,实不相瞒,如何提高这支新军的战意士气,将他们归为己用,袁某已经想出了办法,但粮草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却没有解决,还请钟仆射帮我出个主意。”
钟繇摸着胡须,笑呵呵的点头道:“老夫与袁公正相反,老夫是想出了如何解决粮草的问题,却无提高新军士气的法,如此看来,你我正好互补了!”
袁尚闻言,露出了一个快慰的笑容。
“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不知钟仆射打算如何解决粮草?”
钟繇双目骤然放出一缕精光,道:“如今张鲁以及巴州的几位首领皆在我等之手,这粮草自然就得从汉中的库府内出,近些年来,雍凉屡屡遭乱,关中的百姓为避战祸,纷纷离开故土,迁居至了汉中。汉中收拢关中之民,开垦治田,户超十万户,人近六七十万,诚然可谓是库府充足,民殷国富,这粮草若是不从他们身上出,岂不可惜?”
袁尚何等人精,一点就透,闻言恍然而言道:“钟仆射的意思是,让张鲁他们作书于汉中和巴州,命汉中守将送粮草来?”
钟繇点了点头。笑道:“不错。”
袁尚眼珠子一转,道:“张鲁走了之后,汉中的守将现在是什么人?”
钟繇笑着言道:“据老夫所知,若是外将留守,尚不排除欲害其主,自领汉中的嫌疑,但替张鲁留守南郑的人,乃是其长子张富与次子张广,他们都是张鲁的亲生儿子。岂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丧于彼手?必然是无不应命!”
袁尚闻言恍然点头,突然又道:“若是那张富,张广二人有意让其父丧于外,而自领汉中呢?”
钟繇摇头道:“这不可能。汉中以教治军,如此行事类同弑父,汉中官民焉能相容?况且南郑诸务,有张鲁七子掌控。教内以其二女为尊,但凡一人有异动,其余子女必然问罪?要粮之事何愁之有?至于巴州夷族。乃是跟风随水,汉中若是送粮,他们也断然不会拒绝的。”
袁尚闻言大喜过望,点头道:“好,就依照钟仆射所以,命张鲁写一封家书送回汉中,催促其子女送运粮草……来人,速将张天师以及巴州的几位首领请到帅帐这来。”
“诺!”
就这样,少时便见张鲁,朴胡,袁约,杜濩四人臊眉耷目的走进了帅帐,然后在士卒的看护架拢下,坐在了帐篷两旁的桌案边,战战兢兢的等候命运的安排。
不过袁尚的态度显然比他们想像的要温和的多。
“几位,吃了吗?”
四人先是一愣,接着一起点头。
“吃饱了吗?”
四人又一起点头。
“那好,吃饱了干点该干的事。”
说罢,便见袁尚拍了拍手,命人上四份纂笔油墨和竹简,摆在四人面前的桌案上,四人互相瞅瞅,皆是不明所以。
袁尚对着四人笑道:“张天师,三位首领,住在我袁军大营可是寂寞?是不是有点想家了?”
张鲁等人闻言皆是一愣,然后跟木偶似的,忙不送跌的点头。
袁尚闻言笑笑:“你们想家了,袁某也不是那么不讲理的人,我思来想去,为你们想到了解决相思之苦的办法。”
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思量了一会,突然面露欣喜之色,道:“袁将军莫不是想放我们回去?”
袁尚的笑容不变,依旧如沐春风。
“杜大王,你以为你是在做梦吗?”
杜濩的笑脸顿时僵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