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六章 事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六章 事成 (第3/3页)

的未来,在向我萧奉先招手了!”萧奉先踌躇满志地想,全不管旁边众人投来诧异和惊奇的目光,只是在心中暗暗冷笑。

    为了掩饰自己的野心,萧奉先事先并没有跟自家的党羽们打招呼,因此有好些个趋奉在萧奉先门下的走狗如丧考妣地跳出来,为萧奉先衔冤负屈――“安有一国之北院枢密,往南朝行租界留守之事者?此发配是也!萧大人忠心辅政,有大功于国,今日却受此无妄之灾,传扬开来,只恐国人不服――还请我主万岁三思,就此收回成命!”

    耶律延禧便向萧奉先看去,正想顺水推舟,用国人的**把萧奉先挽留回来,萧奉先早已抢在头里,从班列中奋然而出,慷慨激昂地把自己精忠报国的个人理想当众阐述了一遍,博得了大辽朝堂满堂的――寂静。

    赞声骂声冷嘲声,无声不寂;国事家事天下事,有事皆空――此时的萧奉先长袍古袖矫立于大辽朝堂,凭风而立,衣袂飘飘,颇有几分空灵的禅意。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琢磨不透这个曾经的佞臣,现在到底想要干些什么了。

    既然辽朝廷统一了通过燕云租界的口径,接下来就是和南朝使者程万里进行琐碎的具体谈判了。

    这是一项累人的活儿。耶律余睹和程万里再次成为针锋相对的冤家对头,双方不厌其烦地就种种细节争多论少,然后在争吵中彼此妥协让步,一封封最终敲定的文案经双方确定无误后,这才盖上了两国的印玺,被放入金匣,匣缝处浇上铅汁,然后正式封存起来。

    没有人敢轻忽这些看起来没多少分量的文档,这些薄薄的纸片上,凝聚着辽国和中华联邦未来的和平,关系着千万人的身家性命。

    而萧奉先完全置身事外,谈判这活儿,他不愿意干,愿意干他也干不来。而且现在的他压根儿就没有在谈判中给耶律余睹添堵的心思,他自己的正事还忙不过来呢!

    他这个北院枢密使一走,辽国的诸般大事不能没有人来打理,所以萧奉先很负责地推荐了一位耶律延禧完全信任的代枢密人选――不是旁人,正是耶律延禧自己的亲儿子秦王耶律定。

    秦王耶律定少年气盛,野心勃勃,正是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的时候,舅舅萧奉先给他创造了这么一个好机会,他摩拳擦掌,准备要好好在父皇面前表现表现。

    萧奉先私下里又向耶律延禧乞兵:“此回臣深入南朝,风波不测之地,若无精锐兵马傍身,万一有失,减却我大辽锐气。”

    耶律延禧知道萧奉先怕死,于是手一挥,拨给他一万护卫皮室军,萧奉先杀鸡拉脖子,只说不够,耶律延禧于是又给他添了一万。

    兵符到手,萧奉先心中暗喜:“大事成矣!”这正是:

    五间俱起知神作,三管齐下是奇谋。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