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二章 迁移 (第1/3页)
六谷联盟吐蕃众要移民,一下子要撂出上千里的荒原来,从此风吹草低不见牛羊,这还了得?因此李乾顺下令,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些贱民走了!围追堵截,刀枪棍棒,一定要把他们撵回去继续给大西夏做牛做马!
联合前事,李乾顺从中看到了西门庆的影子,对汉蛮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李乾顺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毕竟两国背后互相捅刀子添堵,在外交上来说那是天经地义,真要借此为由撕破脸反而是西夏吃亏,李乾顺也只有忍了,谁让咱们是缔结了停战修好盟约的兄弟之邦呢?
很快,李乾顺收到了西门庆兄弟般亲切的问候,随问候而来的,还有一封正式的国书。书有盛情邀请西夏国主李乾顺参加即将召开的民族会议,会议上将成立吐蕃自治区,从此彼此间释怨解愆,组建一个由中原梁山、江南明教、西夏、吐蕃、大理为载体的中华联邦出来,大家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彼此友爱,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啊等等等等。
展望了一大堆美好前景后,在国书的最后,西门庆很委婉很客气地“又及”了一下――因为要成立吐蕃自治区,所以吐蕃各部族必须高度联合,因此六谷联盟的南迁是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不可违拗的,任何妄想逆潮流而动的野心家,如果敢在与天地大势为敌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最终都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世亿万人民所唾弃。因此希望李乾顺顺应民心号召,以开明的态度来平息这次人民内部矛盾,如此吐蕃幸甚,西夏幸甚。
李乾顺看了,怒极反笑,掷书于地――反正周围一个目击者也没有――咆哮道:“西门庆欲胁持寡人乎?!”
正在气头上时,却有小黄门来报:“晋王察哥有火急军情进见!”
听到军情,李乾顺心头大跳了一下,急忙传谕召见。察哥一进御书房,就大声道:“我主万岁,大事不好了!宋境内吐蕃部族以吐蕃大德鸠摩智作主,大发传箭,聚人马三万余众,已屯于我大夏西南边境,口口声声说要接应六谷联盟吐蕃众南迁,其势凶不可当!”
李乾顺听了,面色顿变。所谓的“传箭”,是吐蕃遇有战事时,各部族彼此之间联系的一种简便易行而且独特的方式。吐蕃部落众多,平时不相往来,甚至互有仇怨,但每有对外战斗发生时,吐蕃各部族则同恶相济,传箭相率,其从如流。吐蕃的传箭,就相当于汉家简略版的兵符印信。熙宁年间,宋朝拓土开边,斩获不顺蕃部万九千余人,招抚大小蕃族三十余万帐,王安石作《和蔡副枢贺平戎庆捷诗》以贺,诗中赞颂河岷地区战火平息,谓“羌兵自此无传箭,汉甲如今不解累”。
自吐蕃落魄数百年,蕃众顶多是“传箭相结,钞掠堡栅”,或者有蕃官杀牛犒蕃部,“传箭欲寇山外”――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