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章 南北俱起 (第2/3页)
,应当给麹嗣复加官进爵,当面子工程做起來,以挽回人心才对,谁知谭稹丢了苏州,急着找替罪羊,于是一封奏章送上,诬陷麹嗣复是方腊反贼的暗谍,若不是他里应外合,苏州城也不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朱勔等一众忠臣也不会冤死贼手了。
徽宗看了太监送上來的奏章,深信不疑,龙颜震怒之下,当即颁下玉牒,有拿住麹嗣复者,赏金二十万贯,封万户侯,,麹嗣复这一下身份陡增,成了天朝通辑犯中的第二名,,第一名是西门庆,身价五十万贯,宋江、晁盖才十万贯。
天朝管财政的户部只说麹嗣复已经从贼,前线又沒什么万马军中擒敌大将如探囊取物的人才,这二十万贯估计是一辈子也兑不了现的空头交子了,沒想到敕令刚下,东南就传來谭稹的消息,,逆贼麹嗣复被生擒活捉。
户部一听,差点儿集体上吊,现在的朝廷银根缩紧,已经是寅吃卯粮,捉襟见肘,哪个王八蛋竟然來凑这个赏钱的热闹,一打听,原來这个王八蛋不是别人,正是麹嗣复自己,麹知县从方腊屠刀下生还后,痴心不改,又跑回朝廷当他的“间谍”來了,沒想到自投罗网。
当然,谭稹的文书上不会说麹嗣复是自己送货上门的,他还想捞那二十万贯的赏钱呢,谭太监以优美的文辞,在上表中大肆渲染自己如何引兵与方腊叛贼血战,如何九死一生,如何机缘巧合,如何捉了官家痛恨的反叛,某某将官,如何用功,某某小兵,又如何得力……洋洋洒洒,更新了好几万字。
户部人的眼珠子都红了,这时管你糖太监还是醋太监,谁要从我大户部毬上割筋俺们就跟谁拼命,于是户部的官儿们不要本钱一样给官家上书,说麹知县是国家的良臣忠臣,是受了jiān人的陷害……
一时间,朝廷里又分成了誓死颠覆的“倒麹派”和拼命捍卫的“拥麹派”,以及两不得罪坐山观虎斗的逍遥派,为了弘扬正义,为了那二十万贯空头交子的最后归属,大家吵得天翻地覆。
正吵得徽宗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接二连三几个消息传來,,如同晴天霹雳炸响在耳边,所有的人都闭嘴不吵了。
为什么沉默似金,因为在大家打嘴仗的时候,梁山西门庆已经举起了反旗,这厮的声势似乎比不上江南方腊,但方腊起义攻城占地时,还得交兵见仗,西门庆却连仗都不用打,一纸文书到处,州郡府县无不望风而降,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兵不血刃,已经全境属贼。
万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州郡都怕了梁山,西门庆派麾下大将大刀关胜引兵自京东西路南华渡过黄河,径取滑州的时候,滑州的官兵就表现出了慷慨勇烈的锐气,出阵要和贼人做一场,但不幸的是,两边还沒有交锋,滑州官兵后队撒腿就跑,于是全阵崩溃,这一下仗也不用打了,关胜蹑着溃兵的脚后跟儿一涌而进,滑州三座城池,,滑州、胙城、韦城就此落入梁山军手。
滑州到手后,关胜引兵居胙城,遥摄南方;井木犴郝思文引兵驻滑州,备河北梁中书;丑郡马宣赞引兵镇韦城,护关胜、郝思文粮道。
军情传來,东京城大哗,徽宗皇帝和一帮大臣这才发现,滑州这个地方平时不起眼,但现在被梁山占据后,才想起这是当年太祖赵匡胤的龙潜之地,,公元九五三年,郭威派赵匡胤到滑州充任副指挥使,,把祖宗的风水宝地给丢了,这还了得。
抛开名份上的利害不说,只说实际的,,滑州距离东京只有二百二十里,西门庆有兴趣的话只要一声令下,关胜轻骑席卷而出,打东京一个措手不及那是妥妥的。
这下可要了亲命了,倒麹派、拥麹派于是握手言和,与逍遥派重新紧密团结在徽宗的大旗下,大家群策群力,马不停蹄地在滑州到东京间的阳武、酸枣、封丘、长垣四座城池凑出重兵严防死锁。
大军云集之下,关胜和他身后的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