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章 货换货两头乐 (第2/3页)
京,交大理寺严加审问,莫使逃去。”
盛怒之下,徽宗又恨道:“黄者,皇家、道家专享之上sè也,宇文黄中何许人,也敢以此字为名,其人之大不敬,由此可知矣,再发御诏,改其名宇文黄中为宇文虚中,莫玷污了我皇家、神教之光彩。”
群臣见天威大作,无不遵凛,有哪个敢说个不字,当下御前提骑便五百里加急的去青州提人了,谁知道过了些rì子,提骑们灰头土脸地回來了,说押着宇文虚中一家人走到济州时,被梁山草寇截了道儿,不由分说将囚犯都抢了去,众人只走个空身。
徽宗听了大怒,便要处罚众人,提骑们又赶紧将功折罪,,臣虽然失了御囚,但却在半路上碰到了已故太尉高勤忠的灵柩,不远千里地拉了回來。
有了高俅的遗体,徽宗这才转怒为喜,详问起來,才知是梁山当地百姓敬爱高俅为国尽忠,却枉死于贼寇之手,众志成城之下,万民凑份子从贼人手里赎出了高俅遗体,yù运往京师安灵,又说高俅如何英勇忠义,临刑时面不改sè,骂不绝口,折尽梁山贼寇的威风锐气,,徽宗听了大哭,亲自往高俅灵前致祭,祭完了又送其灵到太庙去配享。
京师万人听了,羡慕无比,皆道:“活人当如高二,生踢踘蹴,死享皇恩,才不枉为人一世。”
忠臣死得其所后,徽宗急yù报仇,上朝时便道:“梁山西门庆害了我家高爱卿,此仇岂可不报,想我大宋善用兵者,无出童贯童爱卿,吾今yù调童爱卿回军金城,去讨伐梁山,以雪国耻,,不知众卿家可有异议。”
文武百官听了,面面相觑,童贯以太监之身却领兵征战,已是违了祖训,而且其人用兵多败,只是隐其败,以捷闻,只哄了官家一个,百官虽然齿冷,但莫敢多言,民间有伶人说唱,,宫廷饮宴,蔡京、郑居中、童贯家人随主子侍奉,蔡家人当额为髻,郑家人为偏坠髻,童家人满头为髻如小儿,问何故,蔡家人说:“太师觐清光,此名朝天髻。”郑家人说:“吾太宰奉祠就第,此名嫩梳髻。”童家人则道:“我家主人善用兵,此三十六髻也。”,,三十六计,走为上,,童贯挂帅,节节败仗,其人之善用兵,果然是通国尽知。
再派这么一位童大头去征梁山,岂不是送羊入虎口,白做冤大头吗,众文武正不知如何去劝,枢密院的主事出來实话实说了。
在西夏前线,种师道奉童贯命令,正筑席苇城,西夏兵已经大至,壁葫芦河和宋军对峙,眼看就是个一触即发之势,在这关键时刻,如果调童贯回师,只怕……
徽宗听了,也无可奈何,只好恨道:“待童爱卿征夏归來,就是梁山贼寇的覆灭之期。”说着卷帘退朝。
万物无永恒,梁山确实会有覆灭的一天,但绝不是现在,现在的梁山,正是如rì中天的好时候,不久前,西门庆还在梁山脚下,亮全队迎接一人的到來。
这人是谁,正是那位被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