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 将军与宗室 (第2/3页)
头,只是躬身奏道:“圣上英明,臣附议。”
此言一出,徽宗大悦,众文官大愕。
昨rì慕容彦达的家人送来书信,说慕容彦达被呼家将散禁在青州,家都被抄了,此刻正是望救目穿。蔡京的宠妾慕容氏一之下,哭天喊地,寻死觅活,要蔡老头儿赶紧去救他的大舅子,所以今天蔡京也顾不得文官领兵还是武将统率了,先找个有本事的发兵到青州灭了呼家将才是要务,否则美人儿成天肿着个眼睛那叫个什么事儿?
顺了徽宗的意,得了官家的欢心,蔡京又借好言安抚文臣:“圣上,此番兴兵干系重,不保万全不发兵,这监军人选须当慎重才是。”
今天灭了文官集团的一道威风,让徽宗有些飘飘然,便笑着道:“京卿可有监军人选?”
众文官一听,都是心中栗六。老太师可千万不要推荐自己啊!已经杀了两个监军了,万一自己倒霉成了第三个……
谁知蔡京移祸江东的本事一流:“讨逆之重责大任,除圣上股肱之臣,岂肯出死力?这监军一职,非宗室子弟不可!”
这一说,徽宗和众文官都是连连点头。徽宗便传诏,令众南班官上殿。
南班官都是皇家赵姓子弟,按赵宋前朝的几位先帝来,这些叔伯兄弟都是信不过的;不过徽宗倒没这份猜忌之心,他觉得比起外人,这帮宗至还算是替他省心的。
传诏南班官上殿,这可是希罕事。赵家子弟面圣后,由一个排在最前面的节度使问道:“不知万岁召臣等何事?”
赵宋的宗室子弟不给当官,只有虚职。最初封小将军,七次升迁后成为节度使,这辈子就算到头了。
徽宗笑道:“今rì金枪班徐宁领兵讨逆,军中少一名监军,不知哪位爱卿愿领此任啊?”
众宗室子弟面面相觑。虽然当了监军可以出东京玩玩,但比起鞍马劳顿的军旅生活,还是当空头王爷混吃等死来得安逸。何况若做了监军,和武臣有了接触,就成了有缝儿的蛋,若rì后被人进谗言,那可够人喝一壶的……
一瞬间,老jiān巨滑的家伙们就决定。这个监军不当也罢!
但宗室子弟里不全是老jiān巨滑,至少就有一个楞头青。
这小伙子名叫赵羽,父母都没了,天不收地不管,也没人教导他那么多忌讳。他刚当上了小将军,正欢乐得不行,只是南班官属武职,宋朝歧视武职,文官三到四年升一迁,武官要七年才升一迁,虽然现在改成了五年,但赵羽年轻气躁,哪里等得了那么久?
趁着现在有个当监军的机会,赶紧霸占住了,等这回打仗立了功,说不定还能连升三级呢!想到这里,赵羽“啵”的一下就蹦了出去,大声道:“小臣愿与我主分忧!”
众宗室子弟又对望一眼,彼此心中叹息道:“还是年轻人憨厚啊!”
不过也好,有了出头的椽子,也省了官家亲自点将,免了他们多少麻烦。小羽子也算是舍己为人了。
于是朝议已定,由金枪手徐宁领军,小将军赵羽监军,起jīng兵强将,去讨伐反叛的呼家逆贼。至于梁山匪徒?大家似乎都已经忘记了,安外必须先攘内嘛!
当然,被梁山宰了兄弟的高俅是肯定不会忘的。但谁让他倒霉,推荐的呼延灼竟然杀了监军反叛了?要不是仗着徽宗的宠信,这一回就叫他在官场上万劫不得翻身!因此高俅也不敢多事,只在家里寻了一帮酸丁,帮他写乞罪的奏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