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暗流汹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 暗流汹涌 (第2/3页)

八万余人马,攻破高唐州,杀知府高廉以下官吏千余人。博州人马,上自知州,下自吏目,皆率兵丁捕役奋勇来救,与贼巷战于城中。贼虽为乌合之众,然蚁附而来做困兽犹斗,亦使官军死伤极多。仗官家洪福,朝中各位大人筹划得宜,将士用命之下,十余rì后贼人终溃,一路败逃出城,高唐复归国有,然城中百姓,已遭大劫。事关叛逆,理合飞行禀报,恳请朝廷派兵进剿。又及,高唐州经此一役,府库残破,不能恤民;博州受此兵火,亦财空粮竭,无以惠民。盼朝廷开垂天极地之慈恩,免博州赋税,并发钱米赈济”云云。

    又有高唐州逃过一劫的官员,也都在博州知州大人的安排下,到东京城上访。他们的上访却是一帆风顺,不但没有人截访,各级官僚兔死狐悲之下,更纷纷开方便之门,直把御状告到了徽宗皇帝驾前。

    徽宗皇帝虽然昏庸,但却有点儿小聪明。他一博州的奏表上说反贼有八万人马,他就先在心里乐起。自思从朕继位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纵有怙恶不悛之徒铤而走险作乱,但天恩感化之下,无不受招安俯首归降这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从哪里能冒出八万反贼?不用问,这是博州一府故意夸大其词了。

    高唐州有流民作乱,杀官闹府,或许是个真的,但一定没有奏报上说的那样严重。博州之所以这么报,不外乎是奏本上说的那样,“府库残破,不能恤民;财空粮竭,无以惠民”,其根本原因,不是兵火之过,而是官吏们贪污太多,实在没法子补漏了,所以趁这个巧宗儿,或假死脱身,或恶人先告状,把故事都推到草寇的身上。

    这道奏本在官家来,就和守官仓的监守自盗太多,见应付不过去了,索xìng把官仓一把火烧了是同一个xìng质。官家以明君自诩,最是个宽仁的。他想这些官儿虽然欺君,但俗话说“千里做官只为财”,他们提心吊胆,打洞扒灰,也不过是为了些微余粮而已,其实也很可怜,自己怎忍追究呢?

    于是徽宗皇帝开天高地厚之恩,把这道奏本扔到一旁不理,高唐州官员,皆用好言安抚,自进宫中,和赵元奴试新花样儿散心去了。

    皇帝不急,高俅急。死了的高廉是他的叔伯兄弟,他是泼皮无赖出身,最讲酒肉朋友的义气,如果不能为兄弟报仇雪恨,以后谁还进他高二的门下傍虎吃食?如今童贯领兵和西夏作战,不在朝中,难以借力,于是高俅就去走大太监杨戬的门路妻子的外遇。

    要想打动圣心,先得揣摩上意。高俅不知道官家是怎么想的,他得先找官家的亲近人问清楚了,然后才好对症下药,以求一举成功。

    杨戬压根儿不想理这事,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的兄弟门生,而且高俅这厮整天在自己面前“毬”来“毬”去的,这不是成心给自己这个没“毬”的公公添堵吗?虽然姓高的跟自家算是同道中人,但这厮如今在官家面前忒也得宠,让人心中妒忌,须得借此机会打压打压他的锐气!

    于是杨戬在高俅面前装傻充愣,打着官腔借虚言推托,高俅见不是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