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抗战 东北 江桥大捷(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八十四章 抗战 东北 江桥大捷(一) (第2/3页)

北军的原有番号对日作战,一心等待国联裁决,让留在东北的东北军成了一盘散沙,战斗力大为削弱。

    现在留在东北的这些东北军,士气低落,他们不仅不是日军的对手,有的部队以至连伪军也不如。指望他们在东北创造出一个相对有利的局面,几乎根本不可能。

    尤其让宋哲武忧心的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脚步,年底日本若槻礼次郎内阁就要倒台了,而日本军国主义也就是在下任内阁开始得到了大发展,日军的战斗力也开始得到大幅度提升。

    如果现在不尽快在东北开创出一个相对稳定有利的局面,以后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过,要想在东北有所作为,就必须要给关东军以重创。

    而要想给日军以重创,紧靠以韩光第带到东北的那几千第四路军为骨架,由大量东北军和新兵组建的东抗,是绝对做不到的,这在四平保卫战,已经得到证明,东抗的战斗力必须要大大加强。

    而提高一支新部队战斗力最快的办法,就是以老带新,由大批经过战争洗礼的老兵和这些新兵,以至战斗技能和战斗意志一般的原东北军魂编。

    只不过,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的北蒙部队,现在不可能抽调出太多的部队,这些部队不仅十分疲惫需要休整扩编,他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北蒙的部队也要抓紧时间补充锻炼新兵,准备抵抗明年开春后苏军可能的凶悍入侵。北蒙的部队,是不可能大规模调往东北的,哪怕一个军都不行。

    所以,宋哲武这次仅带来了徐放的一个师和山地师的一个团,以及一大批基层干部。徐放的一个师全部拆散编入东抗三、五、三个师,山地师的那个团则单独扩编成立了一个旅,旅长就是史泽波。宋哲武十分看好史泽波,锻炼一段时间,是要重用他的。

    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东北,部队的机动能力要想得到保障,马匹是离不开的。所以宋哲武又带来了10000匹战马,加上催不青带来的东北军马场的5000匹军马,东抗现在已经有了两万多匹战马。

    因为东抗以后的主要作战地区是在黑龙江,少不了要和黑龙江的东北军打交道,梁忠甲以前是东北军第十五旅旅长,和东北军将领较熟悉,有梁忠甲在,有利于联合作战。

    其实,宋哲武调梁忠甲来东北,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梁忠甲曾经做过旅长的十五旅,十五旅就是现在的黑龙江苏炳第二旅,宋哲武是抱着以后把苏炳旅拉过来的念头。

    马占山的参谋长石兰斌,是奉马占山的命令,到兴安屯垦区来收拢兴安屯垦区的部队的,可是当他赶到兴安屯垦区时,关欲衡已经把部队拉走了。石兰斌只好又追到五叉沟。

    让石兰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在五叉沟不仅知道了关欲衡等人加入了第四路军的东抗,部队得到第四路军的大量武器弹药的支持,扩编迅速,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黑龙江的东北军,收编已经不可能。而且,他竟然还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第四路军的掌门人宋哲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