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抗战 东北 泥沙俱下(一) (第2/3页)
jiāo换俘虏这件事,不要和他谈,具体商谈,应由苏联外jiāo部和国民政fu外jiāo部商洽。他指派已经在北方发展建设委员会任职的王正廷,代表他全权参与换俘商谈。
宋哲武也没忘了告诉那个苏军团政治委员,在苏军俘虏没有回苏联以前,他们将要在北méng建设道路和铁路,以换取他们的生活费用,直到他们回到苏联。而且,这项工作马上就会开始。
还有,宋哲武在战俘营,又耍了一个小手段,那就是把苏军战俘按民族分营管理,而且待遇不同。待遇稍好的,是亚地区的民族,如哈萨克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对于欧洲部分的少数民族,则极为苛刻。
此外,所有没有同意留在国的苏军军官,都送到包头,分散关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这些人在回到苏联后,在契卡和格鲁乌,也就是克格勃的前身和苏军总参谋部情报局的审查,根本无法说清楚他们在国的经历。
宋哲武相信,这不仅会造成苏军各民族官兵的互不信任,那些军官回去更会受到极为严厉的审查。恐怕这些军官们绝大多数都再也不可能留在苏军内了。
处理完这些事情,宋哲武又马不停蹄地赶赴东北。因为在这两个来月里,东北的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抗战形势急转直下,这让宋哲武即愤怒,又无奈。
本来,宋哲武在北平时,张学良已经答应宋哲武,派遣张作相返回吉林,主持吉黑两省军政,防止吉黑两省出现hunluàn,确切地说,主要是为了防止熙洽和日本人相勾结。
在锦州的张作相本来也已经答应了张学良。可是,不知张作相听信了睡得话,或者是又有了什么其他想法,短短几个小时后,张作相就改主意了,告诉张学良,他自己不回吉林,而是派他的亲信回去。
具体的安排是,派范广厚联系熙洽,momo熙洽的底,另外派吉林省训练总监李振声回去主持吉林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