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抗战 北蒙 暗招不断(三) (第2/3页)
o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参加
o洛茨克战役、希奥艾战役和
o罗的海沿岸战役的里加战役、默麦尔等战役及围困德军库尔兰集团作战。1945年2月晋升上将。
而那个卡图科夫更是大名鼎鼎,属于绝对的腕级人物。
卡图科夫的部队是二战第一个获得近卫坦克兵称号的部队。在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姆岑斯克战役,作为旅长的卡图科夫jing心伪装“设局”重创二战时期德军三大名将、闪电战创始人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一战成名。
此后,在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尽管他的表现没有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更为人瞩目,但论战果jiāo换比,还是他的部队效率更高。以后,作为苏军进攻的最强矛头,他参加了44年“十大打击”的三次,以及“终极pk”――柏林战役。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尽管卡图科夫没能成为装甲兵主帅,但是他是苏军公认的战时近卫坦克兵第一人,后世有些人对他的评介还在罗特米斯特洛夫坦克兵主帅之上。他之所以最后没有成为元帅,完全是因为他在攻克柏林时,抢了朱可夫的功,遭到朱可夫的嫉恨。
后世的电影,有一段关于巴顿将军的情节。
老巴在胜利后的敬酒挑衅苏军将领,两人互不买账的桥段。很多字幕和翻译说是朱可夫。显然,这是错误的,看肩章就能看出来那不是朱可夫。而且巴顿根本不是和朱可夫一个级别的。和他对应级别的将领,正是卡图科夫。
而宋哲武开出的名单,出现的非犹太籍军官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则也绝非偶然,这是宋哲武有意为之。
在这三人,现任苏军骑兵第2旅旅长朱可夫就不用提了,朱可夫是苏德战争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元帅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在宋哲武认为,甚至也可以说,如果二战苏军没有朱可夫,也就不会有后世的苏联。
苏军第七骑兵师师长罗科索夫斯基,二战前期任苏联顿河方面军司令,曾与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廖缅科一起,率部与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6集团军展开ji战,于次年2月俘虏德国陆军元帅保卢斯。
二战期间,罗科索夫斯基组织指挥的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会战,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
o美拉尼亚战役,柏林战役等,被誉为“常胜元帅”。
虽然现任苏联红军军训部校参谋的华西列夫斯基,在这三人最不起眼,甚至后世军mi也没有特别推崇他,可是在宋哲武看来,华西列夫斯基是苏联真正杰出的军事家。正是由于他在二战担任苏军总参谋长,亲自指导了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是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柯尼斯堡的毁灭者,他是当之无愧的苏联陆军三驾马车最具有才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