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抗战 北蒙 空中歼敌(二) (第2/3页)
队出战的重要原因。
眼看着苏军飞机每天狂轰滥炸自己人,伍进、麦克和高志航都很着急,这次他们提出了一个作战计划,宋哲武看后很感兴趣,和他们商量了半宿,最后敲定了这个方案,争取在围歼苏军前,一举解决苏军对第四路军的空威胁。
当然,这种威胁消除只是短时间的,即便苏军在乌兰乌德和大乌里机场的飞机全部被歼灭,苏军很快还会调集大量飞机来北蒙。
因为这个时候,苏军空军和欧洲列强空军一样,为了在空战保持己方战斗力的持续存在,同时也可以使己方油料不够的飞机能够及时安全地返回机场,使用的战术都是采用陆续投入空战力量。同时,苏军的空战战斗队型也和西方一样,也是采用笨拙的三机编队。
苏联境内乌兰乌德的战斗机部队就是这样,他们每次出动一个大队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每隔一个小时,再出动第二个大队。
十分了解西方空战战术的麦克和高志航,决定利用苏军空战战术这个弱点,狠狠打击苏军空军。
高志航等人的计划是:把战斗机联队的飞机,全部在夜间转移至曼来以北的三个秘密野战机场,然后以装备老机型的第四大队诱敌至库伦以南距离野战机场几十公里地区,在这里作战,可以使空军总队的飞机获得足够多的滞空时间。
先由空军总队的一个战斗机大队在此对苏军空军进行伏击,在苏军第二波战斗机起飞后,第四路军的第二个大队也同时起飞,仍然在空伏击苏军飞机。
苏军一个大队只有15架飞机,基本相当于第四路军的一个队,第四路军一个队是12架飞机,全大队有38架。在空战,苏军飞机三架一组,共有五组。而第四路军一个大队38架有19个编组,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按照高志航和麦克的估计,等到第二波苏军战斗机赶到时,首批15架苏军战斗机早已覆灭了。
对于后续几波苏军战斗机部队,也照此办理。
为了掌握苏军空战特点和检验战术是否正确,高志航这次亲自带队,作为第一波升空。
空战设伏的空域很难把握,距离过近,会被对方发现,达不到伏击目的。距离过远,己方诱敌的飞机又有可能会吃大亏。
还有,在设伏的方向上也有讲究。空战占据太阳方向位置,因为光线的原因,可以获得很大的优势。
而且,空战的空域还必须要远离博格达山南麓,让那里的苏军看不到空战情况。否则,乌兰乌德机场的苏军就会得到报告,苏军很可能一次派出很多飞机参战。
为此,麦克、高志航、陈鸿陆几人很费了一番脑筋,高志航甚至亲自驾机查看情况。
高志航现在所处的位置,完全符合上述要求。这里远离博格达山,日光在这时也开始转到高志航他们的后方。
“老鹰、老鹰,麻雀已经出现,在11点方向,高度大约2000”
高志航的耳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