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五十三章 抗战 波澜(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百五十三章 抗战 波澜(二) (第1/3页)

    第五百五十三章  抗战  波澜(二)

    同一天,国内各大报纸还刊载了张学良于协和医院对外记者的谈话。

    “十八日夜,日军突然袭击沈阳,并将该处与满洲其它各处占领,成一作战行动,此举实毫无理由,且为未有之先例。此事发生,在***已有数星期之煽动,其作此行动,适逢国在水灾、共祸与内战分扰期间。余窥透日军拟在满洲有某种行动后,即下令部下倘遇日军进攻,***警不得抗拒,须将军械弹存于库房。当日军进攻消息传来时,立时又下令收缴军械,不得作报复行动,故当日军开枪,并用炮轰击北大营与其他各处时,***队并无有组织之报复行为。据日方称,彼等此举有直接原因,但举世已共睹其在事前曾制造战事,可证明此言之虚伪。日方现已发动,但国方面并无意为交战团体,国只求全世界舆论之判断,并希望公理之得伸。”

    张学良在《大公报》的采访和对外记者发表的谈话,都清楚地表明了张学良对.一八事变的认识程度,以及他的应对措施。那就是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不挑衅”、“不冲突”、“不报复”、“不抵抗”,惟求全世界“舆论之判断”、“公理之得伸”,并认为这是处理此一事变的上上之策。

    同日,张学良发表通电,张学良在通电严正声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行署及辽宁省『政府』均不能行使职权,兹在锦县暂设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行署及辽宁省『政府』行署,着以张作相代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任命米春霖为辽宁省代『主席』,着即从北平赴锦州组织行署。

    张学良给南京『政府』的电和接受的采访讲话 ,一经发布,国内舆论和学生们立刻就炸了锅,他们此时才真正搞明白,一夜之间东北大片国土沦丧,竟然是东北军奉命不得抵抗!!!国人,尤其是学生们的悲愤心情顿时化为满腔怒火,各地新闻媒体和游行示威的学生们纷纷把攻击的矛头转向张学良。。。。。。

    平津地区的新闻报刊还好些,在指责张学良时,多少还给张学良留了一些颜面,可华、华南的新闻媒体可就没有华北的新闻媒体那么斯了,许多报刊都刊登了大骂张学良是“不抵抗将军”、“***贼”的章。上海的学生们甚至在游行时喊出了要求国民『政府』免去张学良华民国陆海空副总司令职务、将其撤职查办的口号。

    不过,很快就有爆炸『性』的消息被一些小报刊出。消息的大致内容是,‘据消息灵通人士透漏,.一八事变当晚,张学良之所以下令不准东北军抵抗,是因为他收到了南京蒋委员长指示张学良坚决不准抵抗日军挑衅的密电,这封密电现在就在张学良的身上。为了维护蒋委员长的威信和声望,张学良现在是忍辱负重,在替蒋委员长背黑锅。’

    而且,据所谓的消息人士声称,张学良为了维护领袖的威望,发誓不管自己受到多大委屈,都绝不会承认有这封密电,更不会拿出来示人。

    这个消息立刻像滚油泼进了一瓢冷水,立刻就炸了锅,全国舆论再次大哗,学生和媒体的矛头纷纷指向了国民『政府』和广州『政府』,要求国民『政府』和广州『政府』罢兵言和,一致对外,武力收复东北三省。

    这次,南京『政府』显得非常冷静,仅仅由《央日报》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在声明说,蒋介石是月十日在去南昌的途才得到日军入侵北蒙的消息的,所谓一八事变当晚的密电纯属虚乌有。

    紧接着,国民『政府』发布通电,在指责关东军发动.一八事变的同时,强调.一八事变只是关东军所为,***『政府』并不支持,已指示外交部积极和日方交涉。并且,已经致电布鲁塞尔方外交人员向国联申诉,希望国民保持保持冷静心态,静候外交斡旋。

    不过,通电里面还有这么一段,“危害民族生存之赤匪必须铲除”。也就是说,虽然外敌打进来了,但剿共决不会放松。

    这次,**临时央的反应很迅速,在国民『政府』通电的第二天,**上海临时央就就一八发表通电,在号召广大爱国同胞坚决抵抗***侵略者的同时,一样要求推翻***统治不放松。并且做出决议,要“抓住广大的群众对于***的失望与愤怒,而组织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消灭***统治的争斗”

    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而**这边就说:“只有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才能真正地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

    双方针尖对麦芒,谁也不做丝毫妥协。

    从本质上说,大家的想法都一样,都想先打败不共戴天的内敌,才能倾全国之力心无旁骛的去抗外敌。可问题在于,以消灭对方为前提,再去抗战,对手怎么可能愿意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