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五章 抗战 恨其不争(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四十五章 抗战 恨其不争(一) (第2/3页)

寿山偷袭。张作霖携带妻女率众突围,逃到了姜家屯,继而又逃往八角台。在逃往八角台的途,身怀甲的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张学良。当时,张作霖本想借道八角台投奔在辽南的冯德麟。

    可张作霖在八角台却被商会会长张紫云和张景惠留了下来,因为张作霖、张景惠二人一见如故,张景惠甘愿将八角台自卫团首领让给张作霖,他自己做张作霖的副手。

    这对于穷途末路的张作霖来说无疑是雪送炭,张作霖也从此对张景惠很是感激,虽然张景惠能力一般,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不管张作霖的官升的多高,张景惠都是张作霖的副手。

    直到第一次直奉战争,张景惠被张作霖委以重任,担当奉军西路总司令。但张景惠指挥无方,西路军被吴佩孚打得大败,导致整个战局因西路溃败而败,东北军不得不全军退回关外。损兵折将的东北军内少壮派将领再也忍不住了,群起攻之,都主张杀张景惠。张景惠不知张作霖是什么态度,吓得不敢回东北,只好寓居北平。

    如果仅仅是在北平闲居,张作霖也不会多计较,等过一段时间,东北军内风平浪静,他还会再把张景惠找回来。可是张景惠在直系曹锟贿选为大总统后,受邀担任直系国道局督办,这让张作霖很气愤,也从此对其开始疏远。

    1925年冬,张景惠因母病故,不敢回东北奔丧,求张作相、吴俊升说情,张作霖乃准其回籍治丧。张景惠回来先到沈阳,见到张作霖就痛哭流涕、叩头谢罪。张作霖念起当年的情谊,不仅原谅了张景惠,还顶住压力,委其为奉天督军署参议,作为张作霖的代表,奔走于京、津之间。1926年以后,张景惠又先后被张作霖委任为陆军总长、实业总长,可以说张作霖对张景惠可谓仁至义尽。

    1928年6月4,张景惠随张作霖返奉,在皇姑屯张作霖被炸身亡,张景惠也身受重伤。

    因为张景惠在易帜问题上和张学良相悖,而且张学良也一向看不上平庸的张景惠,遂在东北易帜后,张景惠被张学良打发到南京,任军事参议院院长这个闲职。不过,东路事件前,在张作相等人的劝说下,张景惠又被张学良找回了东北,任命张景惠为东省特别区长官。

    东省特别区是华民国时东北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位于黑龙江、吉林两省里面,原为东清铁路附属地的区域。1896年与1898年,俄国透过《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取得在国东北境内修筑与经营铁路的权利。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逐渐收回铁路附属地的管辖权。1920年3月东铁路工***罢工后,***队解除铁路沿线俄军武装,接管路务。10月31日北京『政府』收回司法权,颁布《东省特别区法院编制条例》,规定东铁路沿线11公里范围内归东省特别区管辖,是与吉林和黑龙江并行的省级单位。

    东省特别区管辖的地区,以哈尔滨为心,东至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至长春宽城。全区域共分5个区,每区设总署、分署及派出所、分驻所。哈尔滨为第一区,管辖道里、八区、三十硼、南岗、马家沟、香坊、顾乡屯等。

    虽然张景惠无能,可是因为他长期担任张作霖的副手,在东北军里的元老当还是很有威望的,现在在吉黑两省的这些旅长们没有人有资历能压得住这个张景惠。而且这些旅长们平时互不统属,互相之间谁也不服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坐镇,在吉黑两省的这十来万东北军就是一盘散沙,肯定会被关东军逐一击破。

    而张作相就是最好的人选。张作相在张作霖最初的八个结拜弟兄当,不仅和张作相最为亲密,也对张作相最为信任,甚至张作相还被张学良尊为辅帅、老叔。还因为张作相为人宽厚,体恤下属,他在东北军各派别都颇有威望。如果张作相能回到吉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