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抗战醉翁之意(一) (第2/3页)
千万,这些经费都到哪里去了?”
蒋介石嘴上说陈仪有责任,其实何应钦明白,蒋介石这是在责怪他这个军政部长。
“这事也不能全怪陈署长。”
何应钦解释说:“兵工总署的经费看似很多,可是分摊到各个方面就不多了,枪炮弹是耗用资金最大的。马尾的经费还是陈署长费了很大劲才挤出来的。”
“其实,给马尾飞机制造厂的经费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的海军、空军都只愿意从国外购买飞机,而不愿意使用国产飞机。因为马尾没有飞机订单,自然也不会拨给他们过多的经费。”
近年来国民政府从国外购买了不少飞机,花费不菲,航空署虽然设在军政部,可是购买飞机都是毛邦初负责,亲自交由蒋介石批准的。
这个毛邦初乃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美的亲侄,从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即投身军事航空界,先后留学于苏联、意大利,成绩优异。
由于毛邦初身份特殊,诸如浙江人、黄埔生、内戚、军事航空指挥干才等,特别是在组建、主持央军校航空班后,更是深得蒋介石器重,以至于何应钦在空军问题上根本插不上手,都是跳过他这个军政部长,直接找蒋介石签字批准。
何应钦这也是借机摆了毛邦初一道,甚至也是暗指蒋介石才是最应该对此事负责任的人。
蒋介石这时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也清楚这件事其实是跟他有关联的。
蒋介石斟酌着说:“政府的空军起步晚,规模小,要想尽快达到欧美列强的水准,在买飞机时就要买最好的,这一点毛邦初说的很对,我也是支持地。”
蒋介石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据毛邦初跟我讲,我们国内现在还不能生产国际上最先进的单翼飞机,只能造双翼机。因此,暂时从国外购买飞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我们自己能造飞机还是很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造出先进的飞机,那时就再也不用看列强们的脸色了。”
蒋介石看着宋和何应钦,郑重地说道:“以后政府每年的预算里,航空署的经费都要单独开列,每年不得低于500万。”
500万还是太少了,蒋介石对于飞机研制和制造这个耗钱的程度还是太不了解了。
俞大维张张嘴,最后还是忍住没有出声。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他这个小人物可以随意向蒋介石建言的,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这件事还是让陈仪去找何应钦和蒋介石理论吧。
一直没有说话的陈果夫,这时向前探了探身问王正廷:“这个毕广恒好像以前是石友三的心腹吧?”
对于毕广恒是石友三的亲信,这件事蒋介石还是头一次听说,不由脸色严峻起来。看着王正廷等着他解释。
一听陈果夫扯上了宋哲武,何应钦很有些不满,接过话题道:“戈此人一向爱惜人才,我听雪竹说过这个人,极善游说,他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