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九章抗战戴笠的奏对(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九十九章抗战戴笠的奏对(一) (第2/3页)

大维三人是否都到了?

    俞大维是浙江人,自幼聪慧,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1918年到哈佛大学读哲学,仅3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12门课全是a,并获得谢尔顿旅行奖学金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继续攻读哲学,并开始学习数学。

    1925年,仅仅研究数学两年的俞大维的一篇数学论,就被德国最著名的数学杂志len)刊载,同时他也成为在该杂志上发表现代数学论的第一位国人,几年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论才被该杂志发表。

    俞大维是29年月回国的。

    1928年,国民政府初步统一全国,就开始着手实现军队现代化。兵工总署署长陈仪去德国考察时发现了俞大维这个人才,并请俞大维回国任职。

    俞大维现在军政部任参事,去年五月又受兵工总署委派去德国专门学习了军事,学习内容包括兵器制造、战役分析和弹道学。因为学习时间短,俞大维十分刻苦,他用德仅笔记就写了四十多本,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德国的这段学习时间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他在哈佛三年学的还多

    因为俞大维能力才华十分出众,很得陈仪赏识。

    一向喜欢提拔新人的陈仪,多次向蒋介石推荐俞大维。为了早日让蒋介石认同俞大维,陈仪现在不仅把兵工总署的工作尽量交给俞大维处理,每逢蒋介石召见他,他还尽力带着俞大维同往。

    时间一久,蒋介石也很赏识俞大维的才干,现在每逢询问兵工事宜,蒋介石都是直接找俞大维。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此后前程一定远大。

    王世和小心地回答:“报告委员长,他们三人都到了。现在何总长、陈部长、杨秘书长、宋部长、林厅长,还有刚刚从上海赶到的张市长,都在等候委员长召见。

    听说何应钦、陈果夫、杨永泰、宋、林蔚、张群这些心腹重臣都来了,蒋介石心不禁一热。他知道,这些人是永远会支持他的,他们是来看望慰藉他蒋正的。

    蒋介石本想先见这些人,可是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王世和,他要先见戴笠。

    戴笠原名戴春风,黄埔期学员,戴笠这个名字是进入黄埔时改的。

    据说戴笠改名前,请了算命先生算命。当时那位号称神算的算命先生算他是“阴朝阳”,杀重无制,五行缺水,名字需带水方大利。他因此改名戴笠。

    这个笠字虽然没有水字旁,可是和他的姓配在一起就是有水的,因为只有下雨天才会有农民头戴斗笠。对于“戴笠”这个名字来说则是天天在下雨。取字雨农,则是因名取字,雨农夫之意。时刻沐浴在雨,自然更是吉利。

    那个神算也果然不凡,戴笠改名后,也果真是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随着地位的不断变化,戴笠也越来越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就是取化名、笔名,也从不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