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六章抗战伏击(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六章抗战伏击(一) (第3/3页)

来养成的游牧习惯,因而没有推行起来。

    如果不算这新迁移来的汉族灾民,北蒙以蒙族为主的各民族总人口不足八十万,除去少量定居农耕的人,以放牧为生的还不足60万,饲养的牲畜只有300多万头。在北蒙200来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足两头。因此,这一时期,北蒙的草场植被保存的都很好,与后世的那个沙尘暴策源地相去甚远。

    此刻,这片总长有三十多公里的河谷,除了潺潺的流水声,以及微风吹拂半人高的长草发出的阵阵沙沙声,再无其它任何一种非自然的声音存在。

    不过,如果是细心的牧人,还是能发现这里有一些与往日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往日在这片肥美的草原上出没的成群的警觉的黄羊,现在已经失去了踪影。

    在河谷的间地段,这里是这条河谷最宽阔的地方,东西宽度足有五公里,一百多米宽的清澈的河水差不多正好从河谷的间流过,两侧的河滩十分平坦。

    从河滩再向两侧延伸出去,地势缓缓抬高,并有许多水平高度仅有几十米的小丘陵,再远处,则是连绵不绝的群山。

    距离河滩500多米远的一座丘陵,从远处看,丝毫看不出一点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是,如果顺着在长草遮掩下几乎看不清路径的小路走上山顶,就会发现,在山丘的棱线后,覆盖着很多伪装网,在对空伪装网下,12门草绿色涂装的80mm迫击炮一溜排开,静静地蹲伏在那里,炮口一律指向河滩。身着草绿色军装的炮手们悄无声息地在各自的炮位上待命。

    这正是山地师留在敌后的那个团的第一营的阵地。

    接到宋哲武的很有些棘手的命令后,李田和楚溪春、李瑞芳商议的结果是,在不进行正面阻击的条件下,要想拖住西路苏军的前进脚步,唯一的办法就是切断西路苏军的补给线,断绝苏军的后勤供应,没有了后勤供应的西线苏军,是绝对不敢再向前移动半步的。

    而留在敌后的这个团,这时正好派上了用场。这个团接到的命令是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断西路苏军补给线五天。

    根据侦查,西路苏军一个由120辆卡车组成的运输车队,在一个营步兵,外加一个t-18坦克连的12辆坦克的押运下,昨天从木伦出发,今天要经过这个西路苏军曾经经过的河谷,向前方运送弹药给养。

    这个河谷早已被留在敌后的这个团侦察过了,是个伏击的好地方。

    为了避免被经常出现的苏军侦察机发现,昨天傍晚,全团才开始从山区运动到河谷里构筑伏击阵地。

    山顶上,有一座伪装的极好的十分低矮的小型掩蔽部,一营的指挥所就设在这里。

    营长史泽波和副营长王德焕两人,此刻,正举着望远镜通过长草遮掩的观察口,在观察着一营的伏击阵地的情况。

    再次感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

    .。.。

    更多到,地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