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五章抗战西线无战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五章抗战西线无战事 (第3/3页)

开的散兵线进攻,士兵在进攻时都是直着身,端着上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步枪向前猛冲。对于这样的战术,只要防守一方在苏军炮击过后还有足够的火力,挫败苏军的进攻很容易。

    和路、东路的进攻相比,西路苏军的进展最为顺利,他们没有经过任何战斗,甚至连**队都没有看到过,就在开始进攻后的当天,占领了北蒙西部重镇木伦。当然,木伦也是一座空城。

    木伦,这个时期在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称为城,因为它不但没有城墙,甚至连砖木结构的房屋也几乎没有,仅有一座喇嘛庙是砖木结构。不过,庙里的喇嘛早就没有了,乔巴山时期,喇嘛们都被迫还俗或是逃往新疆、青海。

    居住在木伦地区的居民以蒙族人和哈萨克人为主,虽然蒙族人只有几千人,可哈萨克人却有两万多人。这里的人住的都是壁桁式的木架帐篷,居民基本都放弃了游牧生活,转为农耕。

    为了坚壁清野,这里的居民,都被紧急转移到木伦西南几百公里外的乌里雅苏台安置。动员这里的居民迁移仅靠北蒙自治政府是不行的,这些哈萨克人不仅十分彪悍,还有他们自己的组织,他们的首脑叫加尼.卡西莫夫。

    加尼.卡西莫夫原是哈萨克汗国一名政要的小儿,早年毕业于沙皇俄国圣彼得堡大学。曾积极参与1917年建立阿拉什自治共和国建国活动,并在阿拉什自治共和国建国担任政府部长,和白俄关系密切。21年阿拉什自治共和国被苏联政府强行解散,国土并入苏联后,卡西莫夫带领部分部族逃到木伦。

    自三零年一月,苏联开始强制实行集体化以来,发生了大饥荒,苏联政府派出了大批工人党员组成的工作队下乡征粮。硬性规定,每家必须交出多少粮食,交不出粮食,工作队当场就可以写判决书,把全家拉出去枪毙。。。。。。

    感谢“爱哎呀”书友的月票和“70生人”书友的打赏

    .。.。

    更多到,地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