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五章抗战西线无战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八十五章抗战西线无战事 (第2/3页)

一晚上苏军就会损失一两个排的兵力。

    苏军也曾派出过部队对袭扰他们的特种大队进行过追击,可是收效甚微,损失却很大。

    特种大队的队员十分适应山地作战,即使不是原太原特战大队的队员,而是各军抽调的新队员,也都经过一定程度的特种训练,在山地和树林如鱼得水,和苏军周旋起来游刃有余。

    尤其是这些人不仅枪法都十分精准,还极善格斗,在密林和人高马大的苏军短兵相接占有明显优势。往往上百的苏军追击只有三十多人的一个小队的特种大队的队员,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后,苏军就损兵折将地灰溜溜地撤回来。

    在山区,利用有利地势,一个旅能和苏军的一个师野战硬抗两到三天

    这个消息,让远在太原的宋哲武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心里也终于暗暗松了一口气。

    因为宋哲武有前世关于二战的记忆,对于强大的苏联红军很是忌惮,战前他很担心自己的部队无法在正面战场上和苏军硬顶。可是在接到李田和楚溪春的报告后,他已经不再担心了。既然野战可以顶住苏军的进攻,有着坚固工事群的库伦,就更能挡住苏军了,只要库伦不失,他就有信心挫败苏军这次对北蒙的入侵,取得抗击苏军的胜利。

    当然,这个胜利是肯定要建立在巨大的伤亡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宋哲武是有心理准备的。

    从东线这几天作战情况来看,苏军和第四路军的伤亡大概有一比二多一点的比例。第四路军的伤亡,百分之十都是苏军的密集猛烈地炮火和成群的飞机轰炸下造成的。

    让宋哲武感觉很奇怪的是,苏军的武器和技术兵器应该说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至少在陆军上是如此。而且,苏军的许多将领的战略眼光和战役指挥能力还很有独到之处,甚至有一些人还堪称具有世界级水准。可是,不知为什么,苏军的步兵战术水平却一直十分落后。

    比如,苏军进攻时特别讲究拉成一字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