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抗战杨虎城来了(二) (第2/3页)
路的消息,更是让杨虎城吃惊,这么长的铁路,估计就是南京央政fǔ铁道部要修建,这么大一笔巨款恐怕也不是轻易就能筹集到的,基本还要和外国银行借款修建。
虽然太库铁路军事价值极大,可这么长的一条铁路,这可不是仅仅敢想就能实现的,那是需要实力的,杨虎城很为宋哲武捏上一把汗。
可是,随后的事情发展却让杨虎城大跌眼镜,杨虎城也被宋哲武的手法所折服,同时他也为山西商人的富有所惊叹
而拍卖山西省政fǔ企业资产和强制实行土地改革,推行二五减租,更是让杨虎城对宋哲武佩服不已。
敬佩也好,感叹也好,很遗憾的是,宋哲武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他杨虎城做得了的,这些都是需要巨额资金来支撑的。陕西这个穷地方,现在除了有几座xiǎo煤矿外,再没有什么能换钱的东西了。
在平时,虽然陕西省政fǔ这点微薄的财政收入不是很多,可除了补充他的十七路军的军饷,也还可以偷着买一些武器。可关键的问题是,他现在还要赈济灾民、稳定地方、恢复生产,这都是需要钱的,陕西省政fǔ的所有财政收入就是都用在这上面都是不够的,还需要央政fǔ额外拨款。一句话,他杨虎城现在穷得很。
还有一点,宋哲武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仅仅有钱就能做到的,比如实行土地改革和二五减租,这就是需要胆量的。
当年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在浙江省主席任上时,在国内首推二五减租,可是,自始即饱受地主、官僚、士绅的强烈反对。
董松溪等以浙江全省公民代表名义上书,指责浙江省党政两方“高坐堂皇,罔知民间情状”,“自党部至处理佃业各机关,以逮于各农协会,均为恶化、腐化、无产暴民所占据”,“xiǎo地主生平千辛万苦,粗衣恶食,齿积蝇头,购得薄田数亩,或数十亩,藉为一家数口或数十口养生之资者,莫不俯首帖耳。”
还有人指责,“近日农运,已入阶级**状况,流毒所至,等之家立见倾覆”。 “二五减租原为调剂劳资冲突,实行阶级调和民生主义,应从全民利益着想。民等弱xiǎo业主,似此横受佃农非法压迫,心何以甘”。
更有江浙士绅上百人联名上书南京政fǔ称:“受佃农之压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夫岂训政时期实现民生主义之良象”
当年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屈映光、张载阳、吕公望、周凤岐的联名上书,他们攻击浙江所订缴租章程“尚欠平允”,“共党乘机捣luàn,勾结土匪、流氓,借减租问题向业方肆行抢掳,杀人烧屋,大祸频乘,势急倒悬。”
这四人,屈映光曾是北洋政fǔ大官僚,张载阳曾任浙江省省长、北洋政fǔ时期的陆军上将;吕公望原为光复会会员,担任过广州军政fǔ参谋部长;周凤岐原为孙传芳所部师长,向北伐军投诚后被任命为军长,曾任国民党浙江省政治分会临时主席。他们的联合上书,反映出浙江城乡地主、官僚、士绅对“二五减租”及其相关规定的强烈不满。这也让蒋介石对二五减租态度急转。
最终,让那位“**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