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布局 王兴刚的无奈(三) (第2/3页)
不能辩解,也不敢辩解。
王兴刚的沉默,让特派员更加恼怒。
“……王兴刚同志,你完全辜负了党对你的信任,完全被宋哲武所迷惑,忘记了你的任务。你不仅没有在第四路军里做党交给你的兵运工作,甚至连你现在掌握宣传委员会的机会都不加以利用,不去积极宣传我党的政策,不去积极揭露国民党和蒋介石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还有,你竟然还帮助宋哲武和资本家们组织反动工会,欺压剥削工人阶级!你的党性哪里去了?”
说到这里,情绪激动地特派员狠狠地拍了一下桌。
一提到这件事,就让王兴刚万分沮丧。前期虽然也有众多灾民慕名而来,可是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在铁路、农田水利、新工厂的建设等方面,吸纳安置了大部分的人员,剩余的人员也都被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的工厂所吸收。
可是自从月份以后,江淮流域和黄河下游遭遇洪灾,出现大批灾民,宋哲武组织人力把灾民大批的接到太行行署,准备逐渐向北蒙安置。
因为北蒙路途遥远,宋哲武虽然组织了大量的运力,可还是运不过来,许多灾民只好暂时就地安置在太行行署等待。可这样一来,太行行署工厂就吸纳不了这么多人了。
因为人力资源充足,一些黑心商人开始压低工人的工资,更有甚者,还有的人开始雇佣童工。
这让王兴刚很气愤,不仅指示《北方晨报》加以揭露,还主动向宋哲武建言,要贾景德、何其巩等人通过行政手段,要求所有在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管辖之下的工厂主,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并在所有工厂成立工会,对这些资本家进行监督。
王兴刚提出的建议,让宋哲武很高兴,他很痛快地就接受了。
在宋哲武的直接干预之下,北方发展委员会很快下达了行政命令,不过和王兴刚的建议多少有些出入。
宋哲武认为,工资标准的高低要由市场来决定,不应该依靠行政命令,那样会刺伤商家的生产积极性和投资热情。
具体命令是:一,禁止雇佣童工;二,设定最低工资,具体标准由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政务委员会、财税委员会和四省商会具体协商制定。并逐年进行审议,进行相应修正;三,所有在北方边防长官公署控制区域开办的工厂,必须组建工会。各县、市、省逐级设立总工会。
禁止雇佣童工这一条就不用说了,这样不道德的事情,只能偷偷地做,绝不会有商人资本家敢于公然反对,那样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没见被《北方晨报》曝光的那几个工厂、公司不仅被罚款,还因为名声受损,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虽然对于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很多商家多少有些抵触,可是这个工资标准仅是上半年各省最低工资的平均值,虽然有所提高,可变化并不大,大家还是能接受的。
只是要这些商人资本家成立工会,这就让他们很抵触了,甚至有的人反应还很激烈。有谁愿意在自己的工厂里找一群“爹”呢?
不过这事由不得他们,工会是必须要成立的。在何其巩和以乔映霞为首的太行行署总商会组织下,各县商家代表几经磋商之后,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