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三章布局还是缺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三章布局还是缺钱 (第2/3页)

想就会让人兴奋的不得了

    要知道德国在二战前,即使在它吞并了奥地利后,其总人口也从没有超过8000万。就是苏联,这时也仅有1亿7000万人口而已。日本则直到40年,也才仅有79133000人.

    战争打得不仅是经济和武器装备,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人口资源。

    后世有一个说法,就是任何和国、美国、苏联开战的国家,胜算的希望都不大,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因为他们都是国土广大,人口众多,战斗意识强烈的民族,即使是侵略一方最后战胜了,那也将会是一场伤亡极其惨重的胜利,经此一战,战胜国不仅仅是伤筋动骨,而是大伤元气,以后国力也许就会从此一蹶不振,就此衰落下去。

    人口数量的优势,因为科技高度发达,几十年以后也许不会成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可是在二战前后的这段时间里,这就是决定胜负的真理。

    据说苏联在二战期间死亡4600多万人,其军人死亡2400万,这当有400万战俘是被枪杀的。如果苏联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使有美国支援武器物资,死亡如此之多的人,它也不会再有兵员组建足够的军队,更不要奢谈使用美国的武器继续进行二战了。

    如果北蒙真的实现一亿人实边,苏联人不仅永远不可能夺走北蒙,相反,他还要随时防备宋哲武要抢他的西伯利亚呢。

    其实宋哲武的胃口确实很大,只是宋哲武现在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不过到宋哲武需要的时候,如果他没有足够多的人口可以利用,宋哲武的目的要想实现起来,那将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宋哲武是充分认识到了实边的意义,也绝对认识到在北蒙他有大量可以使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他现在唯一发愁的就是移民实边的资金问题。

    所谓民国期间的这两亿灾民,其实是从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末二十年间出现的。宋哲武估计在整个三十年代,灾民大概能有一亿左右。这一亿灾民自然不会全部愿意移民到北蒙,因为国人的乡土观念极重,有一些人宁肯要饭大概也不愿意去北蒙那个苦寒之地。

    因此,虽然有一亿灾民,可是实际上在40年以前,能有七到八千万人移民到北蒙,那就非常不错了。

    可就是八千万人口实边,这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也绝不是宋哲武随便就承受得起的。

    不过,好在这些灾民不是在一年内集出现的,而是在几年内逐步出现的,还有就是这些肯移民的灾民们要求不高,只要是能活命,条件暂时艰苦一些也无所谓,也就是说,要安置这些灾民,宋哲武一年最多拿出一个亿也就差不多了。

    而眼前的31年,马上就会发生长江洪灾,在宋哲武的记忆,其实今年不仅是长江会出现洪灾,其实全国许多流域都出现了洪水泛滥,灾民众多,只不过长江和淮河流域的洪水造成的危害更大一些。

    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