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布局工业规划(二) (第2/3页)
1930年共制出机器1300余部。后期,随着产能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为民间生产所用各类机器,不但继续制造车床、铣床、插床、刨床、钻床等,且制造面粉机、织布机、织毛机、纺毛机、各种马力的煤油机、蒸汽发动机。
最让宋哲武感到惊讶的是,育才机器厂竟然还能设计炼钢铁的熔铁炉、热风炉、清灰炉等。虽然这些冶炼设备还都是小型设备,可是宋哲武绝对相信只要条件合适,拥有足够的技术、设备支持,假以时日,育才厂制造出大型冶炼设备是必然的。
而且,这个韩屛周不仅为阎锡山招揽了许多工程技术人才,他还很注意培养人才和提高公认的技术素质,在厂内开办了夜校,教授有化的青年工人学习技术。
现在,育才机器厂曾培养出了许多技术人才,能作高等设计的技术员,前后有百余人,能详细看图、工作 熟练的技术工人更有有千余名,放眼全国,能有这么雄厚的技术实力的民族企业绝对再没有第二家。
这个韩屛周十分有才干,就连见多识广的巴玉藻和才学能力都十分出众的郭渊两人,在和韩屛周谈过后,都对其能力赞不绝口。在宋哲武看来,这个韩屛周又是一个郭渊式的大才。
很让宋哲武感叹的是,像韩屛周这样的人才,在民国时期,竟然没有什么名气宋哲武认为,这完全是由于国民政府不思进取,阎锡山又受到财力和需要的限制,才让韩屛周无所作为,在国的钢铁发展史上,没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郭渊和韩屛周等人,宋哲武对于发展建设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信心更足了。他认为,类似郭渊和韩屛周这样的人才,在国内一定绝不会仅仅只有这两个特例,绝对还有许多人才被埋没了,这些人才们他一定要把他们一个个的都找出来,让他们学有所用,用有所长。
不要说育才机器厂现在就能产出10000多吨刚,就是仅凭韩屛周和这些工程技术人才和众多千金难买的技术工人,给他宋哲武多少钱,他也不会出卖的,人才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大概没有人能比宋哲武认识得更清。
同时,宋哲武也很为阎锡山感到遗憾,他有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如果再潜心埋头发展几年,那可就不仅仅是为山西人造福了,而是会为民国的现代化工业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阎锡山的历史恐怕就得改写,他在民国的历史地位也会大大得到提高。
至于太原的发电厂和自来水厂,这两个虽属民用企业,可是宋哲武的经济心和第四路军的主要精华都在这里,这两个地方的水电极为重要,不仅要保证绝对安全,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他还要大力扩展其规模和生产能力。
比如,太原发电厂现有功率只有1500千瓦,这样小的电能产量,应付现有的这些太原地区的企业用电还将就,可是随着宋哲武建设计划的逐渐展开,这么小的电能产量就远远不够了,如果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