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九章布局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七十九章布局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四) (第1/3页)

    第三百七十章布局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四)

    凌鸿勋是土木工程专家,字竹铭,江苏常熟人,他是这个时代国铁路建设的一个绝对的牛人。

    凌鸿勋191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也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同年赴美,在美国桥梁公司实习,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

    归国后,凌鸿勋在20年代历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代理校长、校长等职;20年代末至40年代,历任铁道部和交通部技正;陇海、粤汉、湘鄂、湘桂、天成、宝天铁路或路段工程局(处)长兼总工程师、管理局局长;交通部次长、代理部长以及央设计局设计委员等职。1929年起先后主持修造了陇海、粤汉、湘桂、宝天、天成、津浦、广铁路等重要干线,负责开发了西北地区的公路干道,成为继詹天佑之后国人自己修建重要铁路的又一先驱。

    在凌鸿勋修筑铁路的几十年生涯,最为值得一体的就是修建陇海铁路西段经潼关段和粤汉铁路株洲至韶关段。

    粤汉铁路株洲至韶关段456公里的铁路,因为要穿越湘粤省界的五岭,地形十分复杂,工程极为艰巨,故停顿了14年之久,仍未能接通。

    到1932年10月,继东北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上海又发动了一?二八事变,鉴于时局需要,凌鸿勋被任命为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限期4年修通该段铁路。他到任后,亲自主持线路方案的选定,屡次到现场踏勘,并委派得力的测量队仔细勘测定线。

    原线路自韶关以北越浈水大桥后溯武水北上,过歧门后地形愈趋陡曲。凌鸿勋组织3个测量队反复测比,最后决定采用金鸡岭砰石线。将原来由英国人勘测需建的70多座隧道减为16座,最低越岭垭口的标高,也比两洞湾低18.30米,而且就在它西南仅4公里的廖家湾。这就为提前建成这段铁路打下了好了基础。

    到施工时因越岭公路尚未修通,运料十分困难,而线路却要5次跨过白沙水。凌鸿勋决定就地取材,将5座石拱桥同时施工,其跨径各为40米,当时这样的跨度属国内最大,号称五大拱桥,闻名全国。到1936年4月28日,我国南北干线这一段重要线路,终于提前1年3个月建成通车。

    此外,凌鸿勋还实地施测过川康铁路(成都―――康定―――西昌)、兰州―――宁夏线、兰州―――西宁线、甘肃―――新疆线(兰州―――酒泉―――猩猩峡―――哈密―――乌鲁木齐―――乌苏),并曾到过霍尔果斯边境视察,不少线路走向为新国成立后所采用。

    其实,凌鸿勋的功绩还有一点不被后人所知,或者说不被后人所重视,那就是凌鸿勋不仅重视科学理论研究,还十分重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凌鸿勋担任交通部南洋大学校长期间,积极倡导教研结合的办学宗旨,这对摆脱“体西用”的思想羁绊,倡导科学,讲求学术,是十分有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