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二章布局未雨绸缪(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二章布局未雨绸缪(一) (第2/3页)

的情报,就无法及时准确地得知大同晋绥军不动的原因,宋哲武只好以不变应万变,除了命令北线部队继续加强防御工事外,宋哲武在和陶蓉、梦曦,以及远在代县的李田,还有在太原的张亚飞、徐放几人经过慎重商议后,决定再次对北线的防御作出调整。

    为保险起见,宋哲武决定:放弃繁峙,繁峙守军撤回代县布防;由梁芳的五军派出一个师进至山阴,接替山阴赵凤武部的部队,替换下来的第八军的这部分部队进至应县,以加强应县的力量;第军马上进至代县和雁门关附近机动。

    同时命令伍进,加强对大同晋绥军的空侦察,应县和繁峙的八军、五军也要多派出小股侦察部队,携带电台,尽可能的接近大同进行侦察。

    徐永昌率领孙楚、杨效欧和关福安三个军,以及跟随他一起过黄河的孙殿英残部一万余人赶到长治时,张涛和梁忠甲两个军已经全部撤过了长治,开往沁源、沁县、榆社、辽县一线布防。

    徐永昌并没有继续北进追击第四路军,而是命令孙楚和孙殿英驻防长治,关福安驻防晋城,他自己则率杨效欧军和秦绍观原在晋城、长治驻防的部队,急匆匆地赶往临汾。

    临汾盆地是山西最大的粮棉产地,当然也是晋南最重要的城市,阎锡山如果还能保住临汾盆地,要想东山再起就会有更多的希望,那里可是万万不能丢掉的。

    此外,徐永昌还非常牵挂马良和刘逢吉两人的安危,他虽然已经命令秦绍观派部队在介休接应两人,可是临汾方面兵力过于薄弱,他必须尽快赶到。

    马良和刘逢吉两人在得知太原失守后,已经知道上了当,自然是再也不会赶往临县了。不过两人也不是傻,他们十分清楚,以他们两人这一万多人的部队想要夺回太原,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个时候去太原,那只是死路一条。

    三十师师长马良,是阎锡山《北方军官学校》一期生最出类拔萃的,也是最为阎锡山看重的,当然他也是《北方军官学校》毕业生在晋绥军,现任职务最高的一个人。

    马良倒也果真不简单,在刘逢吉还在犹豫不决时,马良在没有请示任何人的情况下,就命令部队,除了携带武器弹药和每人两天的口粮外,放弃一切辎重,全速向介休急进。

    同时,马良命令关闭电台,保持电台静默。因为他认为,周士廉很可能已经投降了宋哲武,现在的密码已经被第四路军获悉了。

    正因为马良果断地关闭了电台,这才使徐放一时摸不清他的位置,这也为他向介休逃跑争取了不少时间。

    同时,马良派一个骑兵通信班,拿着他的亲笔信去娄烦附近寻找刘逢吉,要刘逢吉也率部马上向介休转进。

    刘逢吉是从士兵一步步爬上来的,不像马良那样是“天门生”,他在晋绥军根基不深,虽然也知道夺回太原是痴心妄想,可是他不敢擅作主张,想要跟马良商议,可是跟马良就是联系不上,想要请示阎锡山,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