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战争夺(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战争夺(七) (第2/3页)

、黑药厂、压药厂等几个分厂。设计生产能力很惊人,竟然日产无烟药400余磅、硫酸3吨。据他们的厂长张岂之说,山西火药厂以其规模之大、设备之新、生产能力之强,在全国绝对是首屈一指。”

    “山西省工业试验所就更了不得了,试验所内分窑业部、化学工艺部、分析部、机械修缮部。”

    “窑业部侧重磁器及玻璃的研究,化学工艺部侧重化妆品、造碱及造纸的研究。据实验所的人讲,除了造纸技术在化学工艺方面还不成熟,它下属的其它几个工厂,依据这个实验所的技术发展的相当成功,几个料器厂和陶瓷厂运作的都很好。”

    虽然早已经知道了这些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一向沉稳的箫国栋说起来还是激动得两眼放光。

    对于山西兵工厂,早就朝思暮想了许久的宋哲武,可是要比箫国栋更清楚这些工厂的价值,他对缴获了多少库存武器弹药装备和物资并不感兴趣,他最为看重的是它们的生产能力和它们培养保有的技术工人,这可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的,至少是短时间内做不到的。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两厂共有设备3800多部,职工15000余人。现在太原兵工厂的月产量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枝,机枪15挺,冲锋枪900枝,炮弹15000发,迫击炮弹9000发,弹420万发。

    这样惊人的生产能力,不仅让太原兵工厂可同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相媲美,成三足鼎立之势,而且其规模与现代化程度也超出了汉阳、沈阳两厂。可以说太原兵工厂现在绝对是国最好的,同时也是最为完善的军工企业。只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宋哲武前世的历史上,原大战后,太原兵工厂被勒令拆走了几乎所有的制造设备。

    火药厂也很出色,它的废酸还原设备在我国为首创,溶剂收回装置使用活性炭收集方式,这在德国也是最新技术发明,可以说在这个技术上,国和世界最先进的企业处于同一水平。

    以火药厂厂长张恺之名命名的“恺字**”,是根据德国先进制药技术,改铝粉和皮克林制药为硝酸制药,成为山西火药制造的重大创举。

    宋哲武相信,他拥有了这样的军工企业,只要再添置一些关键设备,大量吸收工程技术人才,假以时日,山西兵工厂不仅会是全国最大最好的兵工企业,他也完全相信,山西兵工厂会成为亚洲最好的,甚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军火公司。

    山西省工业试验所在宋哲武的眼,简直就是国杜邦的雏形,宋哲武早就有想法,就以山西省工业试验所为基础,组建国首家化工公司。

    至于育才炼钢机器厂,在宋哲武的计划,要把炼钢和机器制造厂分拆,以机器制造厂为基础,组建机械装备公司。要想建立自己的工业和国防体系,仅靠购买设备是不行的,最初建立时还可以,可长久来看,是必须要自己制造的,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