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战争夺(五) (第2/3页)
军官都很年轻,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事事都靠陶蓉一个人难免有欠考量之处。而且,不要说箫国栋和宋哲武没有一次指挥几十万大军军事行动的经验,就是陶蓉也没有,出现一些小的纰漏是很正常的,何况也已经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所以,宋哲武对于这件事并没有一丝责怪的意思。
不过,宋哲武倒是对飞机轰炸庞炳勋部有些不忍,略一思索道:“告诉伍进,明日轰炸以掩护后卫团安全撤离为目的,不要过多杀伤庞炳勋部,毕竟现在打的是内战,大家都是国人。”
宋哲武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看着地图问:“晋绥军和西北军的情况怎么样了?是否有什么新的变化?”
“根据伍司令的飞机侦察报告,大同和上安两地都有经平绥和津浦铁路到达的大批晋绥军,到达的部队具体番号不详,而且还有部队不断经铁路到达;郑州方向,除紧紧咬住我们后卫团不放的庞炳勋的西北军十四师,还有一支人数在8000人左右的西北军也经黄河铁桥过了黄河,正在向晋南急进,看番号是张自忠的第师。”
“另外,在新乡还发现大股晋绥军和西北军,晋绥军的部队有孙楚的第一军,杨效欧第二军和关福安第七军,跟他们在一起的是被冯玉祥任命为第五路军总指挥的孙殿英的部队。估计他们是从开封渡过黄河的,现在正在向陵川方向进军,他们的目标应该是长治,要在那里堵截第三军。”
见宋哲武微微皱起了眉头,陶蓉指着地图补充说:“第军在泉留下一个团,我以命令梁军长,这个团必须等到第三军的部队全部撤过高平后,才可后撤归建。”
“很好!”
宋哲武这一句很好,也让陶蓉和箫国栋彻底放下心来。
箫国栋笑着说:“戈,张学良来电了。”
“哦,他怎么说?”
第四路军能否在晋绥军和西北军残部的围攻下少受损失,最关键的就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向山西进军的速度,所以,宋哲武对张学良的电报非常重视。
“张学良说他非常高兴能和你再次联手作战,他明白我们现在处境艰难,已经命令东北军尽快入关,现在在沈阳,每个三小时就发一列军列,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快速度了。只是事起仓促,东北军准备不足,赶到山西还需要时间,他请你原谅。”
不要说十万人的大军,就是一个师的部队,想要赶到千里之外,人员和武器全到位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做到的,宋哲武知道张学良说的是实话。
虽然宋哲武对于张学良这个时候入关摘桃很有些不满,可是现在没有张学良的东北军他还真有些难以应付。宋哲武知道,以张学良的性格,只要他明确答应的事情,他就一定会努力做到。所以,收到张学良的这封电报,宋哲武还是很高兴的,第四路军的损失不会过大,这是他最为关心的根本问题。
箫国栋继续说道:“张学良还请你放心,他已经按你的要求扣押了贾景德和薛笃弼,他保证这两个人的一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