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中原大战 拉拢(四) (第2/3页)
确实实地给山西百姓做了一些好事。”
“这些年来,首先蒙大力提倡修建道路,山西现在的道路四通八达。不仅各县都有宽阔的道路连接,就是每个村镇都有可以跑汽车的道路通联;其次,蒙积极发展发展农象水利,推行政三事,开垦荒地荒山一百多万亩,植树数千万株。近年虽有天灾,然山西一地并无一个灾民。蒙可以自豪地说,山西一千多万百姓现在人人有衣穿,户户有饭吃;还有,山西清末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现代工业,蒙不仅以省府之税收结余创建现代工业,还提倡民商兴办,现在山西一地就有工人数万。占全国产业工人的三成。”
“特别是太原兵工厂。世人只知有汉阳兵工厂、金陵兵工厂、沈阳兵工厂,以及上海、济南、德州、巩县、华阴等地的兵工厂,殊不知。现在,太原兵工厂和太原火药厂共有机器丑口部,工人旧四余人。主要产品有五步枪、五机关枪、七机关枪、冲锋机关枪、自来的手枪、一七式手枪、一式 占山炮、岛毫米野炮,以及各种口径弹、炮弹、手榴弹、地雷等。月产轻重炮巫门、迫击炮,四门、步枪互凹支、机关枪,粥、冲锋枪啊支、炮弹!刃刀发,迫击炮卑内力发、弹锁万发。同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和沈阳兵工厂相比。太原兵工厂毫不逊色,而且太原的现代化程度更要高于它们。”
一提到太原兵工厂,阎锡山就很是兴奋,这太原兵工厂可是凝结了他阎锡山的心血,也是他的骄傲,有了这兵工厂。他就有了和国内各派势力叫板的实力基础,就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
阎锡山虽然很有些炫耀的意味。可他并没有忘了他今天来的目的,长叹一口气说:“只是有一济却是蒙直想做却没有做成 ”
对于阎锡山的夸耀,宋哲武很有感触。在所有的地方军阀,能积极地,尽心尽力、有计发地建设自己地盘,为民造福的可以说唯有阎锡山一人。
东北的农工商之所以发展很好,是因为那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民间资金雄厚。以及靠近沿海等诸多有利条件,甚至还有沙俄、日本人的企业带来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即使是这样,东北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多数都是民间自发的,张作霜和张学良父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积极主动,也可以说张氏父在发展现代工业方面,基本上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
李宗仁把持的广西各方面发展的也很不错。只是比起阎锡让 来就差得远了。不论在计发上还是实效上,山西都远远走在了前面。
宋哲武甚至一度起过是否真心帮助阎锡山夺权的念头,他一度认为如果阎锡山把在山西的做法放在管理国家上也一定可行,那样国在经济和科学教育上的发展也许会是另一种全新的局面。
可是宋哲武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就被他强行熄灭了。阎锡山一向奉行所谓“。的哲学,在处理大政问题上一向“骑墙”左右摇摆,游寡断,全没有蒋介石那种敢作敢为,一意孤行的决绝之气。在当今**阀林立的情况下,阎锡山不仅不能服众,他和稀泥的做法还会加剧这种混乱情况。而最主要的还是蒋介石的民族气节要远远高于阎锡山。毕竟阎锡山在抗战时期有过次和日本人的接触,甚至还和日本人订立了详细的合作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