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原大战 千年难出的人才 (第2/3页)
题的三条意见,即:第一,不管举春煊敲诈勒索,这项借款还应公开答应。这样。就能既给太后和朝廷圆了面。也能显出晋商的实力和气魄。同时也说明山西商人一向是忠义诚信、爱国爱民的;第二,鉴于太后西逃太急。前途未卜,因而这项巨款不能实付,只能借口数额巨大。一时难以凑集为由,与之拖延和应付。至于将来如何?那要看形势的变化而再行决定;第三,根据晋商的惯例。这次借款要由山西地方官签字划押。一旦东南漕运银两到达太原,应当如数还清债务,以免各个商号遭受损失。 闰维藩听完这番意见之后,当场拍案叫好,并立即指定贾继英仍为大德恒的代表去参加会议,而其他掌柜们也觉得这种办法最好,一致表示到时要为贾继英助威帮腔。
慈禧太后定居西安后,立即上谕“解往太原的漕运银两一律转解西安。而对太原商人借款一事只字未提。消息传开,太原商伸各界,及社会贤达都齐集“大德恒”票号道喜庆贺,认为闰维藩掌柜惠眼识才,敢用能人,因而霎时之间,贾继英也就成了山西境内上至官僚、下至百姓们都已仰慕和爱戴的传奇式人物了。
两宫回鉴后,西太后经过“逃难”的洗礼和教后,认识到西学的重要,也开始大搞修铁路、开矿山、办工厂、兴学堂、练新兵等现代化建设。因此,成立一个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即由政府直接管理的现代化银行,已经是事在必行的了。当然。选人才,开展业务,同外国银行竞争,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经吴永及其姻兄盛宣怀大力推荐。贾继英奉诏进京,被破格提拔,任命为户部银行襄办,协助银行督办醇亲王载丰审定银行章程。从此。贾继英由商人进入仕途,开始为国家筹办第一个银行一户部银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贾继英的父亲在为儿举行的伐行宴会上,抚摸着贾继英脊背边哭边说道:“三郎呀,三郎,圣旨在上,皇恩浩大,但如今之际,洋人欺我,国事多艰。是汝盘掌剔爪,刻厉从公之时矣,尔若有一钱私家,吾当死不瞑目也。”贾继英见状,连忙跪在地上向父旨:“父亲大人教诲。儿当铭记终生。若不以公为先。洁身悔伊。必死于五荒月。”此事后来为西太后所知,特诰授贾锗为奉政大夫,夫人荣氏、胡氏皆为儒人。
清政府户部银行筹备于光绪二十年。资金为白牟瞅。万两。由于贾继英艰苦奋斗,日以继夜地为发展和壮大银行事业运筹谋划,开拓机遇。在“汇、兑、存、放”等业务活,不断地扩大领域,占领市场。到光绪三十四年,资金增值到 0四多万。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同时,贾继英也由襄办晋升为总经理,官秩三品。
民国后,贾继英回山西闲赋。应当时山西督军闰锡山的邀请,开始担任山西晋胜银行经理。民国八年。江 西省银行成立,又出任董事。其间,极力帮助总经理徐一清等人“废两改元”统一山西货币,将清末民初混乱不堪的各种货币一律改为晋钞,而且印值坚挺,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即为工商各界和普通民众日常交易提供了方便,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又为闰锡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贾继英虽然一生理财,然而他不论何时何地都不忘父亲贾猜的告诫和晋商故有的“诚信”二字,所以他掌管钱财一世,经手亿兆之巨,但却自始至终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生坚持以布衣粥食为荣。
晋商惹宿、省商会会长、省银行行长、祁县乔家大德恒票号总经理闰维藩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出。一千年也难得一个贾继英”可见贾继英金融才干之强已无人可比。尤其是,出于一代金融奇才阁维藩之口,更加证明贾继英之才堪称绝世。
这样的人才宋哲武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的,正是他要招揽的目标。更何况宋哲武知道,贾继英虽然在金融方面精明无比,但性格有些刚直,对阎锡山不断安插不懂金融的亲信到晋盛银行和山西省银行很有些不满,甚至还因此和阎锡山发生过争持。这两个人如果现在就能和他们有来往,几个月后要他们归心可就容易得多了。
见宋哲武脸色发红,两眼放光,孙佳惠有些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