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战序曲 原来也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战序曲 原来也是 (第2/3页)

签订了所谓的“哈尔滨协议。”和苏俄停战了。而最令人发指的是,这位张少帅竟然在协议答应苏俄,以东路每年百分之七十的盈利给苏俄,用作赎回已经被他遵从蒋委员长命令、武力收回的东路的赎金,而且还要连付十年

    “东北苏边境战争历时半年。东北军民死伤数万,难道张少帅用这些死难者的鲜血就换来了这么一个丧权辱国的协议?难道受蒋委员长之命,跋涉数千里,赶赴东北参战的英勇的第四路军用上万将士的生命换来的满洲里大捷,可以这样轻易地被张少帅扔掉?如果死难将士泉下有知,必定切齿痛恨!有如此的“好儿”就是死去的张大帅在泉之下,怕也羞于见人了。”

    惜哉!痛哉!令人神共愤的这位张少帅又与国贼何异!”

    这是《大公报》上,一篇署名江东遗人的章。而这只是众多辛辣尖酸的攻击张学良的章的一篇。

    如果说,张学良可以不在乎国民政府的反应,他却不能不在乎国内舆论对他的挞罚,这让很在乎名声的张学良懊恼不已。

    对于南京方面的态度,张学良早有心理准备,作为华民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单位,他的确没有资格和苏方签署什么条约和协议,这也是他敢和苏方谈判的一个原因。一旦国民政府需要,他张学良签署的任何条约协议都是废纸一张。张学良并不奢求南京承认他签署的协议,他认为南京方面不承认最好不过,这样,国民政府以后会有无限的回旋余地。

    而且。他张学良也并不是什么样的协陛一敢签,比如苏方提出的刮界,他就认为宋哲武说的对。旧十可绝不是他张学良可以做的,现在华民国和苏俄在东北和新疆都存在领土争端,如果他现在和苏方私自利界,很可能会给苏方留下口实,那样,他张学良可就真成了民族罪人了。

    好在弃北民众对张学良还算支持,这场战争毕竟发生在东北,在他们的家乡。老一辈人可都是经历过当年的日俄战争,老毛和小日本在东北三省任意肆虐的情景他们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们可不想再有这样的经历了。

    所以东北的舆论是一边到的支持张学良,绝大多数舆论都支持张学良和苏俄签署的《哈尔滨停战协议》,这多少令张学良心里感到一些安慰。

    可是,面对汹涌澎湃的舆论谴责,只是沉默、无所作为也不是办法,最后还是莫德惠给张学良出主意,那就是要大办特办祝捷大会,借此机会向舆论界解释东北不的已和苏俄签订《哈尔滨停战协议》的苦衷。

    饱受舆论责难的张学良,立发采纳了莫德惠的建议,一面通知新闻界要召开祝捷大会,一面命令万福麟暂缓遣返苏军战俘,只可以把苏军伤员先行通过满洲里遣返,其余苏军战俘全部押运哈尔滨,这些战俘要在祝捷大会后,在哈尔滨开始遣返。

    祝捷大会开得轰轰烈烈,与会军民十多万人,除了哈尔滨,东三省各地都派来了各界名流代表出席;记者们更是来了近百人,不仅东北各个报社的记者都来了,关内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